廖晓义——以哲学为矛的环保女骑士 |
|
|
来源:李永、马敏 更新时间:2009-9-29 13:55:22 |
|
|
1月15日下午1:35,廖晓义急匆匆走出办公室,抓着灰色布包小跑起来。穿过楼道,她看到了前来迎接的朋友,却突然转身往回跑,在另一端的楼道口,与后面追上来的记者碰个正着,还没等记者开口,廖晓义喊道:“又忘带材料了。”
再折回来,朋友已经把四个车门全打开了。在朋友打电话催请时,廖晓义说有两名记者要搭便车回宾馆。这是她所一贯提倡的:用最少的燃油和污染运送更多的人。
车穿过一片正在建设的居民楼,混入有着更多车的洪流,远处一根烟囱喷着白烟。廖晓义的脸上不知何时没了笑容,只是力邀记者去听听她正要参加的这个跟环保教育相关的会。从两个小时前对记者的“倾诉”中走出来,廖晓义眼睛里的疲倦和忧伤又回来了。
一个愿做草根的人
北京市秀水北街3号的美国驻华使馆大厅里,廖晓义在一张表格上签了字。她的身后空空荡荡,旁边的窗口却排着长队。在人们争抢着申请签证出国的时候,廖晓义选择了回来。她签字的表格叫作《志愿放弃美国绿卡登记表》,理由一栏写的是:留在中国搞环保。7年以后,2005年1月15日,在北京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的办公室里,这一幕在廖晓义的脑海里再次闪现。虽然早在1995年她就已经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登上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讲台,但放弃美国绿卡更有划分人生阶段的意义。这是一个“摘帽子”的行为,廖晓义就是这么看的。年轻时,她完成本科学业后发奋努力,终于考取中山大学的哲学研究生,初衷是不想让人们看轻“工农兵大学生”。同样,她也不想被别人议论,这个人在美国闲来无事才回中国搞环保,她要把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里面去。何况,美国使馆也在频繁催促:“再不回美国居住一段时间的话,绿卡就作废了。”
“地球村”实际上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位于北京朝阳区一处居民小区内的环境文化中心,一个是距离北京70公里的环境教育培训基地,在延庆县井庄镇。前者是地球村的大脑,成立于1996年;后者是一个理想的生态建设舞台,于1999年开始租借建设。1月15日,记者在环境文化中心拜访了廖晓义。
过了亚运村,从北四环向北大约500米,就是地球村环境文化中心所在的居民小区。地球村的办公室就是一层的一套三室一厅的商品房。尽管开门的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姑娘,尽管这里的主任是一位海归,屋里却很难找到洋气的摆设。客厅被分割成格子间,工作人员在电脑前忙碌着,三间卧室被自然当作了三个办公室。没有经过二次装修,桌面上凌乱地摆放着书籍、报纸和文件。这里的空气,不会给任何人以局促感和压迫感。
廖晓义只比记者早到了两三分钟。在她走进大楼的时候,记者还远远地看到了她。穿灰色齐腰的羽绒服,身上没看到一件饰品,一身普通居家妇女的打扮,这和正式场合的形象有一定的距离。1998年6月28日,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期间,地球村应邀参加了克林顿夫人主持的名为“与中国妇女的对话”圆桌会议,会后地球村廖晓义与美国第一夫人探讨了妇女与环境的话题。7月1日,地球村又参加了克林顿在桂林主持的圆桌会议,廖晓义作为被特别邀请的七位民间环保人士之一出席。这些场合的廖晓义,着装规范,气质优雅,一派学者风度,以完美的形象给中国女性增光添彩。廖晓义似乎听惯了这种评论,当记者后来说起来时,她淡淡地笑了:“是不是有上当的感觉啊?”
人们都想用最简洁的语言来为她下个定义,她却认为不被别人命名才好。不过,她也乐于形容自己——一个东拉西扯、上窜下跳、穷凶极恶的人。即所谓:把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在一起搞环保;上联系政府,下深入社区,推动中国环保进程,提高国人环保意识;有激情,也难免激烈,知天命之年仍然不时愤青一把。
“一个草根的人”,在所有的“标签”当中,廖晓义最喜欢这一个。她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环保是为了让富人活得更舒服呢,还是让穷人拥有基本的生存权利?答案是:环保在很大程度上跟公平有关,环保应该给予弱势人群更多关注。
“敬畏自然”的忠实信仰者
印度洋海啸过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之辩再次热闹起来。在北京,一位中科院院士撰文说,人类无须敬畏自然。廖晓义对此很气愤,拿出复印的文章来,给记者一句一句分析其中的问题。她说,感谢这位院士给了这样的机会,能让人们通过论战明白真理。接下来,她要写系列文章批驳这一说法。
敬畏自然,是西方哲人的声之大者。康德就曾经说过,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戒律。廖晓义和她领导的“地球村”,正是“敬畏自然”的忠实信仰者[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科学人物: 焦虑的心灵——《达尔文》 下一个科学人物: 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