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功勋于敏 |
|
|
来源:彭继超 更新时间:2010-10-23 13:38:14 |
|
|
“每次试验,心都提到嗓子眼,这种心情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知道”
1961年初,于敏加入氢弹探索者行列。对于敏来说,这是又一次改行。
1951年,于敏从北京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原子能研究所。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改变自己追踪几年的“量子场论”研究方向,从头学起,去搞原子核理论。
10年寒窗,于敏发表的专著和论文有30多篇。钱三强说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A·玻尔,在20世纪60年代来华访问时,在短暂的接触中发现,于敏是位出类拔萃的人;日本科学家则称于敏是“中国的国产专家一号”。
从一个基础性很强的科研领域,突然转到氢弹这个应用性很强的领域,于敏很快就在新的领域显示出才华。
有一次,国外刊物报道一种新的截面,这个截面的数据非常理想,很多人都感兴趣。但要重复这个实验,不仅需要几百万元人民币,还要花费两三年时间。
于敏苦苦地思索了两天,作了详细的分析之后对同事们说:“无论何人也达不到这么个截面,而且任何其他反应截面都达不到这个结果。我们根本没必要用那么多人力、物力和时间去重复这个实验。”
过了一段时间,外刊又有报道说,实验证明那个报道是假的。
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些年轻探索者是从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起步,他们的主要工具只是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和一块黑板,而他们最大的优势,是有一颗颗火热的心和一个个充满智慧的头脑。就凭借这些,他们顽强地拼搏、探索着,一步又一步地向前推进。
一篇又一篇论文交到了钱三强手里,一个又一个未知的“山头”被纹尽脑汁、呕心沥血的科学勇士攻克。在4年之中,黄祖洽、于敏和同志们提出研究成果报告69篇,对氢弹的许多基本现象和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证明,我国氢弹理论探索得以领先一步,归功于钱三强、刘杰的一着“妙棋”,这为尽快突破氢弹技术打下了基础,赢得了时间。
1965年1月,为加强氢弹理论的攻关力量,国家二机部决定将原子能研究所的黄祖洽、于敏等81人调到核武器研究所。就这样,氢弹的理论研究队伍汇聚一堂,形成了强有力的科研攻关“拳头”。
1966年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赴上海计算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经过分析研究,获得了热核材料燃烧规律的重要成果,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低、聚变比低,不符合当量的要求。接着,于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作了一系列详尽的分析报告,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问题,完成了氢弹原理方案这一重要课题。为此,他们奋战了100天。于敏说:“我们到底牵住了牛鼻子!”
邓稼先在第二天就飞抵上海。他一下飞机就直奔机房,兴奋得像个大孩子。
20多年后,当人们向于敏问起是怎样攻克氢弹原理的,于敏回答:“研究氢弹原理的是一批科学工作者,参加设计、实验的人就更多了,要说攻关,是集体攻关,我只是其中一个卒子。”
氢弹试爆那一天中午,铁塔上空终于出现了一片蓝天,氢弹装置按时起爆。
随着强烈的闪光,蘑菇云翻滚着直冲九霄,雷鸣般的轰鸣声震撼着戈壁滩。
于敏曾在1993年对我说:“当时,他在指挥部等待试验结果。当看到蘑菇云,知道爆炸当量是不错的,但心仍然悬着。”他说,“我跟唐晓威、吕敏他们,用挑剔的眼光看速报测试结果,不能随便下结论;就是要挑刺,可就是挑不出刺来,各种干扰的因素都想到了、排除了,这时我才完全信服,一定是成功的!我们的氢弹试验成功了!”
“我到罗布泊不下10次,每次做这种试验,心都提到嗓子眼,成功不成功?你想得再怎么周到,总还是没有经过实践,何况这是国家试验,牵涉那么多人,花那么多钱,政治上影响那么大,心总是提到嗓子眼。我记得有一次试验,当量如何当时知道了,物理试验的具体结果要在第二天才能知道,会不会没有结果呢?那一夜我睡不着,翻腾得厉害,真担心啊!心慌、心跳、紧张、不安,非常之难受!我躺在床上,不敢动也不好意思叫人,强忍着,现在想起来真后怕,那时我40多岁,如果晚几年,心脏就会受不了,就会死在那儿。还好,第二天,大部分成果拿到了,心脏也好了……”
在采[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科学人物: 电影明星与音乐家合作发明的传奇故事 下一个科学人物: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