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者,古式文人——记科学史家、翻译家戈革先生 |
|
|
来源:田松 更新时间:2010-10-23 13:38:49 |
|
|
时为1998年,我在《中华读书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传媒上流行的关于量子思想源自中国古代思想的遐想进行了驳斥。文章引起了戈革先生的共鸣,他提出了一些补充例证,同时对我的几句不恰当的话提出了批评。当时我在东北,有朋友看到了《中华读书报》,特地打电话给我。我连忙找个网吧,拜读我平生收到的第一封公开信,受宠若惊。当时我因为这篇文章受到了一点压力,戈革先生的声援让我感到温暖。按照中国古训,礼尚往来,我应该以一封公开信回复先生。但若我们一老一少如此一唱一和,未免有互相吹捧之嫌,必为戈革先生所不喜。我连忙写(不是敲)了一封回信,对老先生的信表示感谢,并承认我文中的随意之语出自心中尚存的民族虚荣心,出自媚俗的心态。同时,对戈革先生指出的学术与爱国之关系,表示了进一步的赞同。
戈革先生在信中说:“不加分析地无限夸大和捏造中国古文化的‘伟大性’及其对西方文化的所谓‘影响’,这绝不能说是什么‘爱国主义’。因为这种荒谬作法只能引起国际正派学者和其他有识之士的鄙视和耻笑。那其实是自己打自己的脸,是一种‘害国主义’,哪里有什么‘爱国’之可言!只有当你艰苦不懈作出比他们更坚实的工作时,人家才会承认你,敬重你,那才真正能够为国争光,才是真正的爱国。”
戈革先生以他自己的工作,证明了他是一位高尚的爱国者。
以戈革先生之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外语能力和中文能力,做科学文化之翻译正得其所。戈革先生国文功底厚,既有精雕细刻之炼字,又有得心应手之挥洒,时有惊人之笔。这使得他的译文也弥漫着浓郁的个性,呈现出独特的文风。比如他翻译某人对玻尔互补思想的评价,不是简单地用“前所未有”,“史无前例”,而是用“未之前闻”。非以中文自傲者,不敢如此下笔;其不屑流俗亦可见一斑。
戈革先生因自信而固执。比如就Niels bohr之译法,戈革先生再三强调,非“尼耳斯·玻尔”不可。前一个用“耳”,后一个用“尔”。而以时下的翻译体例,大多取“尔”舍“耳”。因为“耳”字出现在人名中,确实也有些奇怪。戈革先生坚持耳尔并用,估计也要和出版社费很多口舌。戈革先生曾专文说明:这是王竹溪等物理界前辈当年编写“物理学名词”时制订的体例,凡外文中的l,对应“耳”,外文中的r,对应“尔”。我虽然觉得这种坚持并不必要,但是为了表示对戈革先生及王竹溪等前辈的敬意,在我的博士论文中一律遵从了他们的体例。
今戈革先生年已八十,依然笔耕不辍,继续着他所热爱的事业。他不用电脑,所有的文稿都是一笔一画地写出来的。尤其让我敬佩的是他还做以中文排序的索引。一个词一个词地逐页翻检,一本译著,单是做索引便要用一个星期。翻译之外,戈革先生还常常写一些耐看的小文,谈古论今,讲一讲中外逸事。当然,其中的火气是免不了的。
上一页 [1] [2] [3]
|
上一个科学人物: 歪打正着的偶然科学发现 下一个科学人物: 闲中曾“格”尘与汽 |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科学家故事 |
没有任何图片科学人物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