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日,女婴娇娇终于尝到第一口奶
正常人的食道都是直接与胃相连,但是重庆铜梁一新生女婴娇娇的食道却短如“口袋”,像一座断桥一样与胃“隔海相望”,出生33天以来没有喝过一滴奶。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专家通过“移花接木”,截取一段结肠替补食道,6月13日,女婴娇娇终于尝到了人生中的第一口奶。据了解,这是目前为止重庆同类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患儿。
分娩时羊水太多 危及母婴生命
“简直太不容易了,女儿才出生34天,就连续经历了两次大手术。”13日,出生34天的娇娇终于摆脱了生命监护仪、氧气机,开始自主呼吸,甜甜地躺在病床上睡觉,做着美梦的她嘴角还时不时往上翘。坐在一旁的杨女士,娇娇的妈妈轻轻地抚摸着女儿的小脸,满脸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杨女士称,5月11日下午,由于胎心不稳定,医生建议她必须进行剖腹手术。在手术中,婆婆和老公一直守候在手术室外。分娩过程中,老公突然被叫进了产房,婆婆在外面急得团团转。“羊水抽了6000多毫升,足足装了两三瓶,而正常孕妇的羊水才一两千毫升。”医生当即告知,孕妇情况特殊随时可能因为大出血等术中并发症切除子宫、危及生命,全家人的心都被抓紧了。
女婴出生35天 经历两次手术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家人兴奋地迎接娇娇的到来,“母亲和孩子都很安全。”当家人的喜悦和兴奋还没持续到几分钟,医院又传来噩耗,娇娇不停口吐白沫,要赶紧转院。全家人又随同救护车将娇娇转送到重医附属儿童医院。
经过全身各项检查,娇娇被心胸外科诊断为复杂型食道闭锁。据心胸外科副主任潘征夏教授介绍,食道闭锁有很多种类型,娇娇的这种属于很少见的。她的食道短如一个“口袋”,约为3厘米长,仅为正常新生儿的1/5。
正常人的食道和胃都是相连接的,而娇娇的食道与胃的距离相差巨大。“口袋”样的食道,一旦装满食物就会往外返流,所以娇娇会口吐白沫。患儿若不手术,极易发生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危及生命,还会因为长期不能进食被饿死。
考虑到娇娇的胃发育得太小,潘征夏教授决定为娇娇做两次手术。第一次手术是5月8日,为娇娇做了胃造瘘手术,将一根管子连通胃,为娇娇打奶补充营养。
第二次是6月2日的结肠代替食道手术,即截取一段结肠来替补残缺的食道。据了解,这是目前为止,我市同类手术中年龄最小的患儿。手术有3大难关要闯,一是由于娇娇年龄太小、体重低,麻醉和手术的风险巨大;二是截取的结肠长短要合适,短了的话,结肠做成的食道一样连接不到胃,因此潘征夏教授为娇娇做了紧密测量,决定截取12厘米左右的结肠来替补食道;三是娇娇太小,食道和结肠都太细,直径仅为1.5厘米左右,结肠和食道的吻合很困难。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潘征夏教授联合老教授杨杰先,在娇娇的颈部开一个口,将“口袋”样的食道剪一个口,在胸骨后开一条隧道,将截取的结肠用线缠住,用镊子将结肠拉到颈部,将食道和结肠进行缝合。
潘征夏教授介绍,由于娇娇的结肠发育正常,截取一部分对于她今后的胃肠道消化不会有影响。今后,由一部分食道和结肠组合而成的食道将可以正常“工作”。
13日,娇娇已经尝到了奶的滋味,杨女士可以通过棉签蘸奶给娇娇喝。据潘征夏教授称,食道闭锁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患儿经过治疗,绝大多数能够治愈,家长一定要不轻易放弃,要坚持治疗。(郭晋嘉 袁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