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循环中抽取的血,也经过了稀释,不如自己全成分的血。”
大范围推广仍存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麻醉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严敏教授,通过其负责的卫生部省部共建课题“临床合理用血中心研究”发现,如果自体输血技术能全面推开,至少可以减少医院三分之一的异体血用量。
然而,因为自体输血受到某些条件的限制,目前在医院大范围推广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北京市某部队医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医生表示,如果采取自体输血,医生需要提前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类型,进行数次采血,所需时间较长,本来医院床位就紧张,这样就更紧张了。而在手术中回收失血,即使是使用国产的回收耗材,费用也在1400—1500元,而如果输血站提供的血,400毫升只需要支付400多元的输血费用,所以如果病人用血较少,就没必要使用回收式自体输血。
江苏省盐城市一家县级医院的外科医生告诉记者:“自体输血听说过,但是在我们医院从未实施过。如果进行自体输血的话,也没有那么高标准的洁净血袋,可能也过不了容器消毒关。”
孟旭认为:“这主要在于观念问题,自体输血从整个过程来讲,都不复杂,只要把病人的情况了解清楚,并且掌握好每次抽取的血量,小医院都可以执行。但是这种事比较麻烦,万一病人在手术过程中血压下降出现意外,有的医生害怕承担额外责任。”
除了缺少交流培训宣传外,孟旭同时认为,输血体制里很多环节限制了自体输血的发展。“有些医生也看到问题,希望给病人进行自体输血。但是在储血袋管理上,只有能够输血或采血的单位才有特定的储血袋,一般医院根本没有,同时,是否给本人自体输血需要一定的决策权,小医院没有这个权利。”
——链接——
自体血回输也有不少禁忌,并非人人都适合使用,出现以下情况时应慎用或不用:
1.污染的血液不能回输;
2.积血在体内超过6小时及开放性创伤超过4小时,有溶血和被污染的危险也不能回收;
3.使用胶原止血物质的病人应慎用,有导致血栓甚至死亡的危险;
4.恶性肿瘤患者回输后可能有继发转移的危险,一般不用;
5.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管晶晶)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