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8月6日曾报道 被雷击女孩终于挺过来了。杨彦 摄
本报8月6日报道了在南京中华门内公交站台前,有一老一少两名候车的乘客被雷电击中,老者伤势较轻,当天即出院回家。而外地来宁旅游的14岁女孩小浦伤情较重。昨天,记者从南京市第一医院获悉,经过治疗,女孩现在不仅能说话、能喝粥,还能下地行走了。据医生介绍,从MP3耳机被损坏的状况和女孩身上的电击痕迹,可以确定是戴耳机引来的雷击伤。
看外表很难想象
她刚遭严重雷击
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的病房里,14岁的小浦穿着病员服,身上盖着被子,躺在病床上。小姑娘眉清目秀,看外表很难想象,五六天前她经历过一场严重的雷击事故。
“我记得那时候我和她是一起下的公交车,然后分开去同一个地方,我离她不到一百米,不过恰好拐弯,所以看不到她的情况。”8月5日这个日期如今是深深地刻在了小浦妈妈的记忆里,本来是趁着暑假从重庆来看上海世博会,因为买回程票的原因拐到南京多玩了几天,没想到就遇上了雷击事故。“当时怎么也想不到,那道雷电击中的是自己的女儿。”
经抢救清醒过来的小浦用纸笔和医生交流,医院才联系上了张女士。从雷击事故后到现在,张女士一直陪在小浦身边,一步也没离开过。看着女儿遭雷击后艰难地开口讲第一句话、吃第一口饭,走第一步路,张女士很心痛,“不过能活下来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康复日记
8月5日
小浦讲了第一句话:“我怎么躺在这儿?”
医生告诉记者,送到医院时,小浦没有意识,浑身抽搐,血压也非常不稳定。而在其身上,从耳道到右脚留下了一道电击的痕迹,右脚已经乌紫。抢救了20分钟,小浦才清醒了过来。张女士赶到医院时,小浦又在昏睡中,大概30分钟后清醒过来,看到妈妈在身边,小浦用很轻的声音说了句,“我怎么躺在这儿?”说的是重庆方言。
“当时我一直安慰她,告诉她不要怕,现在回不了家了,但是你会慢慢好起来的。”张女士说,那一天她一直陪在女儿旁边,鼓励她。之后女儿的情况一点点好起来,医生和她也尝试问问女儿还记不记得当时的情况,“不过她说什么都不记得了,连当时下雨都不知道。”
在病房住了这几天,同病房的叔叔阿姨也常逗逗她玩,医院的护士们也成了小浦的大姐姐,时常亲切地和小浦交流。小浦话不多,不过有时露出一个微笑,回应叔叔阿姨的关心。
8月7日
两调羹稀饭,小浦终于开始进食了
在从急诊转到病房之后的最初一两天,小浦都是靠输液维持营养。小浦遭遇雷击之后的第三天,终于开始进食了。“那天我在吃稀饭,看到她看着,就问她想不想吃,结果她点点头,我就喂了她两调羹。虽然之后她就不想吃了,但我挺高兴。”
张女士说,小浦胃口最好的是星期一的时候。因为中午的饭菜是她平日里就很喜欢的番茄炒蛋,所以她一下子吃了不少。同病房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也常给小浦带饭,不过不太合小浦的胃口。“四川人喜欢吃辣,可惜她现在还吃不了。”
8月10日
三次起床练走路,不过还是有点头晕
“她这几天虽然话不是太多,但和我讲的最多的是想家,想回家。”于是张女士也一直哄着小浦,鼓励她起床活动活动,“我和她说一直躺着怎么能行呢,你得起床练练走,等你能走了,我们就能回家了。”
从昨天上午开始,张女士就开始扶着小浦练习走路,“早上7点、下午3点、下午5点的时候,我都扶着她起床,在病房里走动。不过她走起来还有点踩不着点,从病床走到阳台就说头有点晕。”张女士说,小浦现在的情况已经好转不少,就是时常还有点头痛头晕。
原因确认
听MP3戴耳机引来雷击电流
“我检查过她的MP3耳机,入耳的部分全部烧焦损毁了,两条耳机线被烧黑,表皮都裂成一段一段的。”南京市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郝超说,耳机被损坏的状况和小浦身上留下的电击痕迹都可以确定是雷击伤,并且雷电在小浦体内路径是从耳道到右脚。被击中后存活的概率相当低,小浦为什么能躲过死劫?郝主任分析,这里有多种因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