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学家发现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 创防治新方法 |
|
|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0-8-24 11:18:06 |
|
|
最新发现与创新
本报河南新乡8月22日电(记者乔地)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个食管癌易感基因,由此形成的科研成果为食管癌高危人群预警和个体化防治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这一食管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成果,将于北京时间8月23日凌晨1时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在线发表。
河南省新乡医学院癌症研究中心主任、特聘教授王立东领衔的由17个省市50家科研机构268位学者组成的科研团队,在人类的第10号和第20号染色体上首次发现了这两个易感基因,即PLCE1(磷脂酶Ce1)和C20orf54(核黄素转运基因),可以极大地提高高危人群的检出率。
王立东进一步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肉类和蔬菜等膳食中所蕴含的核黄素,本来可以维护人类表皮的完整性,调控细胞的增生。但是在食管癌患者中,由于环境和遗传等原因,导致一些基因的“大门”被关闭,核黄素从细胞外转入细胞内的渠道不通,致使一些患者虽然同样大量进食含核黄素的食物或药物,但不能有效地转入细胞内,也就无法起到治疗作用。针对这一情况,王立东和他的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有利于基因表达的产物蛋白质,来抑制另外一个蛋白质的表达,并与它中和,这一过程可以借助胃镜下进行瘤体注射来完成。这就是基因治疗。
王立东说,基因诊断更便捷,对于患者,检查成本也将十分低廉。只需在人的身上抽一滴血,用事先设置在常规医疗设备磁珠上的食管癌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如果导致这些易感基因的颜色发生改变,就证明这个人很可能是食管癌易感者或高发者,其发病几率是正常人的50倍。采用此法检验后,可用目前常用的食管镜、CT、320π等手段进一步确诊。
(责任编辑:罗园)
|
上一个生命科学: 史上最强“瞌睡帝” 全天24小时都处于极度嗜睡 下一个生命科学: 豪华月饼穿马甲变身“功能性”月饼(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