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蜱虫叮咬后出现的“疑似无形体病例”,在中国多个省份均有报告。小小蜱虫却屡屡夺命,凸显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漏洞
本刊记者 徐超 实习记者 刘虹桥 唐婴 | 文
四个多月前,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鲇鱼山乡村民吴德政撒手人寰。和其他症状相似并最终身亡的几位村民一样,吴德政死前被蜱叮咬过。
商城县地处大别山腹地,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占据将近一半的土地。这里也是蜱的繁衍之所。过去三年多时间里,相继有村民被蜱叮咬后患病并死亡的病例报告。
由于当地政府一直没有公开承认被蜱虫叮咬后“疑似无形体病例”的存在,相关预防信息的发布也不充分,莫名的恐惧如同一把刀,悬在村民们的头上。
9月8日晚,河南省卫生厅终于证实,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首例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症状的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全省初步统计已发现557例,死亡18例。
类似病例不只发生在河南。江苏省卫生厅9月9日通报,该省共报告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13例,其中,4例来自外省,共死亡4例。而根据文献报道和本刊记者了解,湖北、山东、安徽等省份近年来也相继发生多起蜱虫叮咬后感染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而死亡的病例。
小小的蜱虫,或芝麻大小,或黄豆大小,以吸食动物和人的血液为生,本来与人类相处并无大碍,何以掀起如此波澜?
被误诊的死亡病例
《新京报》记者对商城县的七例疑似无形体病死亡病例做过调查,并在9月8日率先刊发报道。
因为儿子是村医,患者吴德政是该报记者能获得的、医学资料保存最全的病例。退休后,从医50多年的吴德政和老伴在山区老家带孙子。今年6月1日,高烧难支的他来到儿子吴玉涛的诊所。儿子按照普通感冒的治疗方法,给父亲打了两天吊针。为促进药效,还在药剂中加了激素。
两天后,吴德政病情急转之下,已无法站立。6月4日,他被家人抬到商城县人民医院,其血小板检测值由正常的100个到300个下降至25个,白细胞值由正常的4000到1万个降至1400个。
或许因为从今年5月31日起,信阳市对商城、罗山等五县开展了针对无形体病的专项监测,县医院已有一定意识,吴德政被诊断为疑似无形体病,但病情不见好转。三天后,他被转到信阳154医院,终因多器官衰竭,不治身亡。
信阳市卫生局内部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市政府曾经研究过如何宣传该病,最后结论是,在病原体和传播途径尚未弄明白的情况下,大规模宣传容易造成群众恐慌,产生不稳定因素。
对于河南省卫生厅9月8日晚匆匆公布的病例数字,有专家存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下称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所长徐建国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还需对河南疫情进一步调研取证,才会有确切结果。”
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贵强认为,一些媒体上“蜱虫咬伤致死”的说法危言耸听,因为目前已知的蜱虫传播疾病在早期都可得到有效治疗,只有少数被延误的重症患者才会死亡,而且仅从临床的初诊情况判断,因蜱虫咬伤后死亡的病例不一定都是无形体病,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诱发病人原有基础疾病导致死亡。
无形体病,更准确地说是人粒细胞无形体病(英文简称HGA),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生活在蜱、螨等动物体内的一种寄生细菌)引起,可经过蜱虫叮咬传播。该病于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最早发现。或许是因为监测体系缺失,中国直到2006年才报告首起病例。
2006年10月31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一位50岁左右的农村妇女出现高烧39.2度、恶心、肌肉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前往村诊所接受治疗。11月3日晚,由于患者尿量减少,牙龈出血,被送到当地县人民医院。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