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研究撤销面粉中可添加增白剂规定(图) |
|
|
来源:新京报 更新时间:2010-9-15 12:08:32 |
|
|
何计国:滥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超过规定使用量,一种是超过了使用范围。但是,我也没有看到超范围或者超量导致吃出问题的报道。
陈君石:在现阶段滥用并不少见,但也不是普遍现象。虽然不合规定,不过,从安全性来讲似乎不是太大的问题。
新京报:为什么会滥用呢?
何计国:一是生产者不懂,没有按照规定添加。还有的是因为食物原料变质,生产者通过香精、调味剂来改变形态,掩盖原来的缺陷,这也是不允许的;还有就是加工环境有缺陷,比如原料是新鲜的,但是加工环境不合格,就多加了防腐剂。
新京报:如何保证小的企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超过限定值?
霍军生:非常难。添加剂检查起来对国家和企业都是非常难的,而且如果几千种都检查,成本会非常大。
此外,有些企业添加剂超标是无意识的。比如面粉企业是按量加的增白剂,但是制造增白剂的企业,已经在溶剂中多加了。
这是一个质量链,所以,食品添加剂说到底是一个道德问题。
新京报:那执法部门如何在监督这种情况?
何计国:这个真没法查。
现在食品真正出问题,往往是出在非法添加物,即不在名录非食品添加剂,比如苏丹红、吊白块、三聚氰胺。
新京报:不能从制度设计上避免非法添加物吗?
何计国:不能。大街上随便看到一个人,你知道他就会犯罪吗?除非他拿刀子捅人,实施犯罪行为,你才能去查。
新京报:你的意思是只有出了事儿才能去查。比如“毒奶粉”的事情,出了“结石宝宝”才能去查。
何计国:是的。
新京报:这样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何计国:很多情况下是这样的。当然还有几种情况可以查出非法添加物,一种是对过去曾经发生过非法添加的现象进行检查;一种是通过举报进行检查。
新京报:非法添加物就不能靠监管解决了吗?
何计国:这绝不是单纯靠监管就能解决的问题。从短期手段而言,我认为应该实施购买、使用都登记备案,使这些物质不能流入非法食品加工者手里。对违法使用者实施重罚,使他们不敢用。
长久的办法则是提高食品加工企业的觉悟。
新京报:随便一种物质添加到食品中,能查出来吗?
霍军生:这分两种情况,一是经济掺伪,其目的在于获取经济利益,所以比较容易查。比如蛋白含量是奶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了少加奶但是蛋白含量又能达到要求,有人就会加入含氮量高的东西。往这个方向检查,就容易查出非法添加物。
另外一种,如果毫无目的向食品中加入一些物质,检测出来就非常困难。
当然,非目的行为的掺伪其实是很少的。
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添加剂
新京报:消费者在选择食品的时候,怎么了解哪些是添加剂呢?
霍军生:我国食品标签法规和标准要求,食品包装上要标明所使用的所有辅料和添加剂。拿到一个包装食品,大家可以认真看一下配料表。
如果分不清配料表中哪些是食物辅料、哪些是添加剂,也可以根据经验来判断。添加剂多为化学名称,如苯甲酸钠等,食物辅料则为大家熟悉的物质名称,如植物油、白糖等。
当然,这种判断也不是绝对的,有些配料表标明的是香精,香料,虽然不是化学名称,其实也是食品添加剂。
新京报:有种感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让食品看上去更诱人,才制造出来的。
霍军生:可以这么说。现实生活中,真给你榨了一杯果汁,放置一定时间后,颜色变了,里面的细菌和真菌迅速生长,你还会喝吗?添加剂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现在的产品大都是工业化生产的,已经很难在回到自己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了。所以有句话说,现代食品工业离不开食品添加剂。
新京报:加了食品添加剂的饮料,营养、安全性和鲜榨的是一样的?
霍军生:大家总是对加了添加剂有所担忧,认为可能会怎么样。实际上,按照法规合理地使用添加剂,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新京报:但是,现在很多食品开始把“无添加”作为卖点。
霍军生:是的。事实上许多人对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非常担忧,所以崇尚自然、绿色和有机已经成了一种趋势。一些企业看到了这一趋势,把无添加作为市场营销的手段。
对于滥用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的行为一定要严打。如果因为食品有了添加剂就发问“我们现在还能吃什么?”确实有些危言耸听。本报记者 吴鹏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上一个生命科学: 法国科学家敦促全球防范“超级细菌” 下一个生命科学: 曝光秘制“胎盘胶囊”加工内幕(组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