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上思县思阳镇小学,医务人员为小学生接种麻疹疫苗
麻疹强化免疫本来是件好事,有关部门却把好事做得像坏事,让少数不明真相的群众产生强烈的抗拒心理。
面对9岁女儿从学校带回的一张薄薄的麻疹疫苗接种通知单,北京的章素(化名)迟迟下不了决心。
这是卫生部全国消除麻疹行动计划的一部分,今年9月11日至20日,卫生部将为全国近1亿儿童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他们的家长都将收到这张通知单。
章素的女儿曾在2年前接种过麻疹疫苗,总觉得没有必要再打这一针。奇怪的是,这张通知单上,连“不同意”的选项都没有。
烦恼之余,章素给一位同是孩子母亲的朋友打电话,得知朋友的孩子在国外体检时,曾发现卡介苗注射过量。听了朋友的话,章素在通知单上填写了自己的意见:“以前已注射过麻疹疫苗,不准备再打这一针。”
第二天晚上,女儿带回来了老师的回复——只有两类孩子不用打,一类是刚打过的,一类是过敏的。
“虽然算不上强制,但还是感觉被绑架了,如果别的小孩都打了,就我们孩子不打,她会有被孤立的感觉。”章素说。
产生更多疑惑的,是广东等省份已经给孩子注射过两次,甚至三次麻疹疫苗的家长。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网络访谈中,有家长问,“我孩子4岁半了,去年3月已经第二次注射过麻疹疫苗了,这次不打可不可以?”
访谈专家之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副主任胡英惠的回答是:“第二次的接种如果没有明显的异常反应,按照本次国家强化免疫的对象,您的孩子是符合的,可以再次接种。”但她没有正面回答家长的问题,注射过两次以后,不打可不可以。
世界卫生组织、政府、医学专家纷纷力挺麻疹疫苗,但公众的疑虑并没有散去。截至发稿时,网上一项小型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631名网友中,有569人“还是不放心给孩子打麻疹疫苗”,只有62人支持“麻疹疫苗能有效抗击麻疹,打疫苗是预防麻疹最有效的方法”。
一项旨在消灭麻疹、造福公众的公共卫生行动,何以引来如此多公众的不信任?
流言四起
烦恼的并不只是章素,还有成千上万的孩子家长。卫生部9月1日向公众宣布将开展包括近1亿儿童的麻疹强化免疫活动。此次强化免疫,是指无论之前是否接种过疫苗,只要不过敏,没有禁忌症,都建议重新接种。
正是这场强化免疫活动,无论在现实生活中,抑或网络上,都引发了一场轩然大波。
最先开始流传的是“慢性毒药论”,部分北京市民在9月初收到这条骇人的短信。更有甚者,在网络上将这次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活动描绘成一场政治阴谋。
对于这样的说法,章素觉得有点扯,听上去不太可能。实际上,她也没有怀疑卫生部推行强化免疫的动机,只是怀疑其中一些做法不太妥当。
一位免疫学博士的质疑更是让公众不安,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王月丹在博文中“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表示,“如果是自愿,我不准备带女儿进行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并称“对于强化麻疹疫苗免疫的危险,我们有关部门的专家则过分地乐观”。
王月丹的博文随后关闭,但这并不影响它在网络上的广泛传播,更因为王月丹的免疫学博士身份,不少儿童家长都深信不疑。
“我们这是小城市,消息比较闭塞。我原打算带孩子去接种疫苗,但在网上看到与麻疹疫苗有关的质疑后,自己心里也拿不准主意了,到底打不打,我也没底。”河北邢台的一位6岁男孩的母亲张女士说。
网络流言愈演愈烈,公众质疑与日俱增,卫生部网站在9月6日和9月9日连续刊登12篇文章,针对此次强化免疫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答。
9月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在其网站组织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在线访谈,邀请了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品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