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年龄段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代沟就是不同年龄段人生观、世界观的差别。但当中年人与老年人的代沟消失时,这究竟是好还是不好呢?
近日,英国保柏健康机构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引起了国人对中年人心理健康的思考。该机构今年6、7月对包括中国等12个国家的12262名公众进行了在线调查,结果中国45-54岁人群中约有54%的人已把自己看成是老人。而其他国家人们的心态却没有这么老,调查显示:法国是心理最年轻的国家,32%的被调查者认为超过80岁才是老年;17%的巴西人最盼望老年,远高于全球水平的3%;印度人最不担心变老,70%的人认为“不影响自己”或“没有想过”。
“任何问卷调查都要结合具体的社会情景,对于调查结果的判读也要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益龙告诉《北京科技报》,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一种惯例,那就是在各种活动注册登记时一般按照25~35岁为青年,35~45岁为中年对年龄来划分。比如单位组织运动会,青年组就要求35岁以下,而中年组则要求35岁以上。
这种年龄界定方法可能会使被调查者在填写调查问卷时按照惯例来作答,可能会把45岁以上选择为老年,但这并不代表他的心态就是老龄化。另外,调查的目标人群也影响调查结果,如果问卷调查的对象是高知高收入和领导岗位的人群,心态可能会年轻化,而如果问卷调查的对象是下岗职工和低收入者,可能心态就会老龄化。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这次调查是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所以被调查人群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层次和经济基础。这些人群中40岁以上的中年人普遍把自己看成老人是有一定原因的。
他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老”是智慧、道德的象征,强调“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意味着40、50岁就应该对人生有所把握、掌握生命的真谛了。在西方国家,老年人上公交车是不需要让座的,他们退休后还会从事其他工作,甚至50、60岁还会离婚、恋爱。这些在中国都是不能被接受的,中国讲究尊老、敬老,同时40、50岁的人也要表现出老成持重。
资深心理咨询师荀炎也认为传统文化是影响中国人心态老龄化的原因之一。外国人一般不愿意别人说自己老,而中国人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敬老观念影响下,往往不排斥“年老”、“成熟”这些词汇。这种社会文化在长期的积淀下,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心理。
此外,群族型的家庭结构也是中年人心态衰老的原因之一。在胡星斗看来,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很重,子女与父母、甚至与祖父母之间都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且中国人代与代之间的年龄差距较短,在有的地方40多岁就有孙子了。这就导致子女在经济上不能独立,过分地依赖父母,诞生了很多“啃老族”。很多中国父母不但要帮孩子完成学业,还要帮孩子找工作、找对象、买房子,甚至帮着带孙辈和还贷款,这些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会使40、50岁的父母心态衰老。而国外,子女到了18岁就完全独立了,子女的工作、婚姻、住房、下一代抚育都不需要父母操心。很多西方人等年老时,都把房子变卖,到各国旅游。
荀炎也指出,中国人的精神脐带往往会保留到40岁,中国人的依赖性是闭锁的,是向内释放的。这一方面是中国人家族观念重,另一方面也是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造成的,而独生子女政策使父母对子女寄予更大的期望,给予更多的呵护,从而加大了向内依赖。子女的依赖,就需要父母贡献出更多的能量,但是作为中年人的父母,既对内过多地消耗能量,又无法从外部补充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只能是能量越来越少,就会感觉到衰老。
在荀炎看来,中年人在对待子女上,不要过多给予,应该更多地从孩子身上补充智慧,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加油站。同时,要鼓励年轻人经济独立,才能减少依赖性向内释放。
如果说传统文化、群族观念是造成中国中年人心态衰老的历史原因,那么自我意识不强则是心态衰老的内在原因。
荀炎指出,年轻是一种心态,是一种体验,就个体而言,怎样才会感到年轻呢?这就需要一种推动心态向上的助燃剂,而只有成功、成就的体验才能心态向上。但对于什么是成功,怎样算成功,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认为自己拥有一套房子就是成功,有的人认为自己当上领导就是成功,还有的人会认为自己拥有众多的朋友就是成功,或者每天能无拘束地自己安排生活才是成功。
老王和老李是大学同学,毕业多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