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14日上午产生,著名材料科学家师昌绪院士、著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院士摘得500万元大奖。这是此项奖励自2000年设立以来的第17位和第18位得主。
当天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为获得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师昌绪院士、王振义院士颁发奖励证书。据悉,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56项(人)。
人物简介
师昌绪,男,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工学院,1948年至1955年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1955年至 1985年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从事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研究,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兴化。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等职,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核心成果
师昌绪: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出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等多项成果。他的研究成果目前已大量应用于我国战机发动机。
王振义:开创性地提出了白血病的“诱导分化疗法”,并首次联合应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用内科疗法可以治愈的白血病。
王振义使癌细胞“改邪归正”
作为一名血液学专家,王振义在60余年的从医生涯中,为医学实践和理论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化疗作为杀死癌细胞重要武器的时候,王振义创新性地运用医学科学和儒家思想实现使肿瘤细胞“改邪归正”: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他被世界医学界誉为“癌症诱导分化第一人”。王振义还带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卫生部部长陈竺和夫人陈赛娟就曾是他的学生。
王振义自幼勤奋好学,刨根问底的天性在孩童时代显露无遗,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治疗白血病有两条研究途径:一是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另一途径是诱导分化,将恶性的白血病细胞转变为良性细胞。在儒家“改邪归正”思想的影响下,王振义率领的研究组开始改造白血病细胞的征程。在病人和家属的同意下,他试用ATRA治疗晚期或化疗无效的APL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取得惊人效果。
早期完全缓解率高达85%—90%,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法国、美国、日本,越来越多的国家先后证实了这种疗法的效果。1989年他的硕士研究生陈竺、陈赛娟从法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工作,他们用先进的思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ATRA治疗APL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许多创新性的进展。此后,各种国际国内奖项荣誉接踵而来。由于王教授的努力,APL成为第一种可以治愈的急性白血病!
在所有的学生眼里,王振义教授的严谨都是独树一帜的。他自创了“开卷有益”式的查房,每周四上午由学生对他进行提问,王老对疑难病例进行分析和答疑,而学生们则对他的回答进行打分,这种被王老戏称为“开卷考”的做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诊断思路,更是给病人带去福音。
陈竺夫妇不会忘记,是王教授手把手地指导他们进行血液病理生理的实验,耐心为他俩补习专业外语。令他们意想不到的是,撰写论文时,王教授每一次都坚持把他们列为论文的第一、第二作者,而把自己排在了最后!这对当时论资排辈已经习以为常的中国学术界来说,是破天荒的惊人之举!正因为这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