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个线索,把疾控部门对待“蜱咬病”的目光,从细菌感染转向病毒研究。
2010年5月,病毒所全面开展对“蜱咬病”的病原学研究,根据疾控网络中有关“无形体”病例的报告线索,调查那些散在各地医院中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从中搜寻病毒的踪迹。
逾百病人有感染新病毒证据
新京报:是否有这样一个国际认可的病毒研究标准,从多少为同样症状的患者分离出一模一样的病毒,就能够确认一种病是由这个病毒引起的?
李德新:需要从大量的患者身上分离到病毒,但没有具体的数字指标,因为每种病毒波及的范围,就是致病率,发病的人数有很大区别。一般来说,几百例就算是比较多了。
新京报:那这一次,研究者从多少个“蜱咬病”患者身上都分离到了新布尼亚病毒?这些患者分布在哪里?
李德新:由于“蜱咬”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经历,只是有些患者出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症状后,回忆自己曾经被蜱咬。因此,我们主要是收集了在医院中住院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他们中的一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被蜱虫叮咬的经历。
经过实验室检测,在200多位病人的血清标本中,发现70%左右病人有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证据,就是分离到病毒、检出了病毒的基因和/或抗体。这些患者来自湖北、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和辽宁,一共6个省,分布很广,中东部和东北部都有,这也提示新布尼亚病毒的传播范围可能很广泛。
“蜱咬病”研究还需更多调查
新京报:以目前的研究结果,可以确定“蜱咬病”的元凶,就是新布尼亚病毒吗?
李德新:可以确定新布尼亚病毒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病因。现在主要的证据有,一是在不同地区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患者体内分离到相同的新布尼亚病毒。
二是大部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体内检测到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的证据,包括分离到病毒,检测到病毒基因和/或抗体,患者恢复期抗体阳转或滴度有4倍以上升高,中和抗体阳转或滴度升高。在健康人中没有发现病毒感染的证据。
三是用病毒接种实验动物后,动物出现血小板减少,肝脏、肾脏出现病例改变。
以下发现提示蜱虫和疾病有关;一些患者有被蜱叮咬史,从蜱虫中分离到新布尼亚病毒,发病的时间段和蜱虫出没的时间段吻合。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明确了新布尼亚病毒致病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比如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消化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有出血表现。该病主要发生在丘陵、山区,患者以成年农民为主,部分患者被蜱叮咬过。发病的流行期为4-10月,流行高峰为5-7月,这也是蜱虫活跃的时间段。
新京报:“蜱咬病”的研究,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李德新:是的,因为去年时间比较紧急,我们目前研究的病例,都是在医院里住院的病人,相对病情较重。根据之前的流行病学调查判断,“蜱咬”后还有一些轻症病例,可以不治自愈,还有一些临床表现很轻的病人,仅在门诊看病,很快就痊愈了,也不排除还有隐性感染病例。
所以,我们今年要做的工作之一,是在全国更大范围内调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分布。
检测新病毒的试剂盒已分发
新京报:对于普通人来说,一种新病毒,可能意味着一种无法确定,却又随处隐藏的危险。大家想知道,新布尼亚病毒是不是只通过蜱虫叮咬传播,还有没有其他的传播渠道?
李德新:这也是科学界要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从科学层面,发现一种新病毒,就要搞清楚它的传播媒介和宿主。其实就是公众关心的,新病毒隐藏在哪里?通过哪些途径传播。今年,我们就会开展这些研究工作。
目前,国家疾控中心已经把检测新布尼亚病毒的专用试剂盒,分发到全国各省级疾控中心,并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我们希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临床发现、报告能力,以及对病毒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能力。通过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的紧密合作,我们相信会摸清新布尼亚病毒的传播范围,进一步了解它的危害。
此外,我们已经公布了新布尼亚病毒的基因序列,相信国外医学科学界也会对这种新病毒进行相关研究,了解当地是否有该疾病存在。国际合作或许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认识这种新病毒。
新京报:新布尼亚病毒的发现,是否有助于“蜱咬病”根治?另外“蜱咬病”目前仅仅是发生在一些山区的农民身上,对整个社会和公众健康有没有意义?
李德新:我们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查,了解这种新病毒的流行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