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胖墩为何患上了脂肪肝? |
|
|
来源:科技日报 更新时间:2011-9-1 21:44:54 |
|
|
本报记者 李颖
病例解读
8岁男童帅帅最近被发现患上脂肪肝。他的父母不禁愕然:只听说过大人才会有脂肪肝,为何小小孩子就会患上此病?东直门医院儿科王洪玲主任医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儿童患上脂肪肝,大多与过量进食肥甘厚腻所致肥胖有关。
的确,帅帅从小食欲就特别好,吃饭从来不需大人操心,给什么吃什么,不挑不弃,所以一直被人称为“肥仔”。近两年,帅帅更是钟情洋快餐的炸鸡炸薯条饮可乐等,只要他提出吃,父母都能满足其要求,甜点、甜饮料几乎天天吃,所以人越长越胖,上学背书包走一下就气喘吁吁,体育课还因为跑不动成绩不及格。最近2周,帅帅对妈妈说腹部不舒服,还出现少有的“不想吃东西”的情况,整日无精打采。父母带他上医院抽血检查,肝转氨酶增高,起初还以为得了肝炎,最后从肝脏“B超”发现,帅帅得了脂肪肝,肝内大量脂肪浸润堆积。
“类似帅帅这样的病例,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他们都是"肥仔"或"肥妞"。”王洪玲主任透露,肥胖者约半数有肝脏轻度脂肪浸润,重度肥胖者脂肪肝的发生率可高达61%—94%,肝内脂肪的堆积与体重过重成正比,肥胖病人体重减轻后,其肝脏脂肪浸润也减少或消失,反之亦然。
专家解读
36%城市儿童肥胖和超重
不少家长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小孩胖些没什么,甚至认为胖就是健康,把胖看成是“福”的象征。王洪玲主任认为,其实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儿童时期的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重要的是使成人肥胖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低龄化的主要因素。
近几年,儿童肥胖症在我国发病率显著增加,特别在大都市,肥胖和超重发生率达到36%。由于肥胖,孩子机体对外界的反应力、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长期肥胖的孩子还会引发高脂血症,进而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等多种儿童成人病。
王洪玲主任透露,从心理学角度对肥胖儿和正常儿进行对照研究发现,肥胖儿的自我意识受损,自我评价低,不合群,比正常体重儿有更多的焦虑,幸福和满足感差。
遗传、多吃少动是肥胖主因
王洪玲主任指出,儿童肥胖的三大原因都与其父母有关。
遗传因素:父母有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可能性为32%—34%;父母双方均肥胖,子女肥胖可能性为50%—60%。如果双方都不肥胖,孩子则仅有10%的几率肥胖。
不当饮食习惯: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代人的喂养方式却常常有悖于此,认为“吃多总比吃少好”“长胖总比长瘦好”。于是,容易造成孩子摄入过高的热量。如果家长溺爱孩子,听任孩子挑食、不运动等,造成吸收与消耗不平衡,则容易走上肥胖之路。
缺乏运动:据统计7岁至12岁的小孩平均每天花两小时看电视、半小时用电脑、40分钟看漫画到了假日看电视的时间更长达4小时,很少有户外活动或体能运动行为,60%的儿童肥胖和每天长时间看电视有关。
小胖墩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肥胖儿童由于存在“肥胖”这一显著的外在特征而常常被周围人关注。这些关注有些是善意的、无心的,有些则可能是嘲笑,甚至带有贬损的色彩,因此肥胖儿童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王洪玲主任解释说,肥胖儿童在社交、游戏中有时被拒绝,比如需要与同伴合作进行竞技性的活动,肥胖儿童可能会因为自己的笨拙而被同伴拒绝或冷落。这个时候,他们会出现自卑、自责的心理,行为上也会变得胆怯退缩。这一点女孩比男孩更明显。有的男孩在自卑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怨恨、敌对的心理,甚至会控制不住内心的愤怒而攻击同伴。
“肥胖除对青少年儿童有生理上的影响外,对心理也造成较大影响,包括缺乏自信、影响智商、精力不足、性格孤僻等。”王洪玲主任解释说,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包括经常性的喜怒无常、过分自卑,同时也更不愿意融入社会,对参加集体活动或与别人沟通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而且任何负面经历都极有可能为其今后的成长带来长期甚至是永久的伤害。
防孩子肥胖应从家长做起
爸妈禁止孩子吃甜饮料,可奶奶却偷偷“贿赂”孙子;父母要求孩子少吃多运动,可结果体重依然成直线上升,很多城市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小胖墩”明显增多;“小胖子”长大变“大胖子”,最终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如何控制和预防儿童肥胖,成为亟待解决[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生命科学: 禽流感变异病毒现身亚洲 专家称暂无疫苗应对 下一个生命科学: 英国将石墨烯聚光能力提高20倍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