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本市九成以上的无偿献血来自街头流动采血点,对此,市血液中心相关人员坦言,相比于市民街头无偿献血,团体无偿献血可有效提高本市血液库存,自去年11月在全市范围内发出“献血动员令”后仅三天,团体无偿献血就达到近1500单位,与献血淡季时全市数十个街头采血点的日采血量相当。
市血液中心相关负责人坦言,团体无偿献血是本市无偿献血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但因缺少相关激励机制与考评优先机制,目前只能靠采血部门“单枪匹马”的号召和动员,收效自然未达到预期(占献血比例的40%),所占比例不足10%。
合理用血行为待规范
提高献血率的同时,规范临床用血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开源节流”是保障本市血液库存稳定、临床用血需求得到有效满足的关键。提高献血率的同时,规范临床用血更是必不可少的举措。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输血科主任李碧娟曾透露,在一些省、市综合性医院病历抽查时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血的比例超过50%,主要表现为过度输注红细胞、“少量血”“安慰血”“搭配血”、滥用血浆等现象严重。
“现在采供血机构采血量下降,不能满足临床需要,这是多因素造成的”,中国医科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表示,一方面,并非所有手术都适用于输血或大量输血;另一方面,输血的合理剂量尚无严格的标准和适用范围,因此,对输血适应证和剂量掌握对医生是个考验。
血液供应与临床用血的矛盾不断加剧,甚至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工作。如何杜绝不必要输血,节约宝贵的血液资源,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作为用血大户,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将单病种用血量作为病房绩效考核和评优指标。实施综合的血液管理措施后,医院2011年平均每例手术红细胞和血浆用量比2008年减少逾五成。
献血者用血手续被指繁琐
各地献血奖励标准、用血返还标准等不统一,有些献血者用血后,要通过邮寄相关票证等方式,到献血地报销费用。
在不少献血者看来,让自己和家人免费用血是主要的献血理由。但实际上,因缺少全国联网的献血信息系统,献血者用血时不能在医药费中直接扣除,而需先垫付用血费,然后拿着献血证到献血地区的卫生部门报销。
“5年里,我在广州、北京等多个城市献过血,每次都是200毫升,但我爱人手术住院想享受用血福利时,却发现不是一般的麻烦”,家住大屯的朱先生抱怨说,要先支付近千元用血费用不说,还要拿着身份证、献血证、住院明细等到区县献血办报销。
按照北京规定,献血者自献血之日起10年内免费使用献血量五倍的血液;献血者的配偶、直系亲属自献血者献血之日起10年内可以免费使用献血量等量的血液。“献血时方便无阻,用血时为什么这么复杂?”朱先生不解。
“献血容易用血难”的不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热情。各地献血奖励标准、用血返还标准等不统一,有些献血者在用血后,要通过邮寄相关票证等方式,到献血地报销用血费用。
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存误区
临床使用的血液本身不用花钱,大家为200毫升血支付的费用,是血液从采集、保存、检测到运送等环节支付的成本费。
“血液中心是公益机构,无偿献血毋庸置疑,但用血时为什么要交钱呢?”不少市民想不明白,200毫升“爱心血”在医院的价格却高达300元左右。去年8月1日,《人民日报》一篇关于“无偿献血为何有偿使用”报道引发公众高度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临床使用的血液本身并不用花钱,大家为200毫升血所支付的费用,其实是血液从采集、保存、检测到运送等环节支付的成本费。
同时,对血液和献血知识不了解是公众长期以来存在的认知误区。“献血会发胖吧?如果献过一次后不经常献的话,身体会难受吧”,听说献血“会上瘾”后,本科毕业的白小姐至今仍对献血“敬而远之”。
有调查显示,在千余名投票者中,53.41%的人从来没献过血;37.87%的人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献一次。由于担心献的血没有帮到真正需要的 人,37.33%的人会直接把血献给身边人;26.7%的人出于献血安全、用途等一系列问题,明确表示不会去献血;6.54%的人表示自己献血是单位或学 校的要求,属于不情愿的“被献血”。
对此,市血液中心多次强调,一次献血200―400毫升,占总血液5%―10%,机体会刺激器官加快制造新血液,不会影响健康,但公众对无偿献血的知晓率和正确认识尚需要一个培养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