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 | 注册
科普之友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科普之友 >> 生命科学 >> 生物*医学 >> 正文  

基因疗法带来治疗艾滋病新希望

来源:南方周末       更新时间:2012-2-1 12:11:10
 
局的一个选择。

  “不治而愈”的患者

  2011年,媒体广为报道的首个艾滋病“痊愈”患者,实际上因为白血病在2007年被迫接受骨髓移植手术。恰巧骨髓供体者带有变异的CCR5基因。该基因可以令HIV病毒不能正常感染机体。骨髓移植手术成功后,患者在治愈白血病的同时,其体内的免疫系统发生了“免疫重建”:患者的免疫系统被骨髓供者免疫系统完全取代,艾滋病也就自然“不治而愈”。

  2009年,病人连续二十个月未服用“抗逆转录病毒酶”药物,体内依旧没有检测出HIV病毒。医生谨慎地将该病例,以“通过骨髓移植长期控制HIV病毒”为题刊发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年5月,又将进一步的验证患者“治愈”的结果,以“通过骨髓移植治愈艾滋病患者的证据”为题刊发在《血液》杂志上。

  该研究以“病例个案”的形式进行报道,多年后HIV病毒是否会复发、该疗法是否适用于其他患者都不得而知。“骨髓移植”这种传统基因治疗手段,若作为大规模的艾滋病治疗方案,基本不具可行性。因为这不仅需要供者体内含有CCR5变异基因,而且受体与供者要通过严格的骨髓配型。此外,移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治疗成本大。所以,该方法应用于艾滋病的临床治疗几无可能。

  但是,首例艾滋病治愈患者的出现,还是引起了科学界和公众的浓厚兴趣。因为该病例至少说明了,基因疗法在艾滋病治疗领域大有可为。

  “基因疗法”是一种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者体内,起到预防、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了让目的基因在人体内长期、有效的表达,具有永生性和分化能力的造血干细胞,常常是基因疗法中靶细胞的首选。最近几年,由于肌肉细胞转基因操作更为简便,体内存活时间长(超过十年),也开始成为靶细胞的候选。而充当转移目的基因运输载体的,往往是腺病毒、慢病毒等病毒载体。

  2009年,《自然·医学》杂志刊登论文显示,在目前最大规模的艾滋病基因疗法二期临床中,对74名受试者而言,基因疗法整体安全、有效。

  “免疫工程”理论

  加州理工学院前校长巴尔的摩教授,1975年因发现“RNA逆转录酶”而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正是研究HIV病毒复制、传播的理论基础。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鸡尾酒疗法”,也是通过抑制HIV逆转录酶活性来延缓病情的发展。不仅如此,近几十年来,巴尔的摩教授一直是艾滋病防治领域的顶级科学家,他的实验室所倡导的“免疫工程”理论,一直走在艾滋病“基因疗法”研究的前沿。

  “免疫工程”(Engineering immunity)综合了基因疗法、免疫疗法、干细胞疗法等技术,借助腺病毒、慢病毒等载体,将能够中和HIV病毒的抗体基因导入干细胞。后者重新植入体内后,能够分泌抗体预防和治疗艾滋病。因为干细胞的永生性和分化能力,所以,借助“免疫工程”技术能够使机体对于HIV病毒的终身免疫,巴尔的摩教授也将此称为“免疫预防”(immunoprophylaxis)。

  2005年,巴尔的摩教授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文章:若干抗癌基因(肿瘤T细胞受体基因)可以导入小鼠造血干细胞,并成功在体内有效表达。这种方法在肿瘤的基因治疗中具有方法学的意义。这也证明了“免疫工程”技术,通过改造机体免疫系统治疗疾病的可行性。

  “免疫工程”能够具有抗癌的作用,那么能不能用于艾滋病的预防呢?

  2009年,巴尔的摩的实验室在《血液》上发表论文:通过慢病毒介导基因转移,能够让小鼠产生中和HIV病毒的广谱性抗体。同年,《自然医学》杂志也刊发了一篇类似的论文,同样采取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可以令恒河猴对SIV病毒产生免疫。而“恒河猴与SIM病毒”正是艾滋病研究中最常使用的动物模型。

  产生抗体的肌肉细胞

  传统的基因疗法采取“干细胞移植法”:从患者体内取出骨髓干细胞,导入目的基因后再重新植入患者体内。如此操作不仅手术风险大,而且步骤繁琐,每一步都需花费数千美元。为此,巴尔的摩实验室免疫工程课题组首席科学家杨莉莉博士(lili yang)与其丈夫南加州大学的王品(Pin Wang)副教授,共同开发了“靶向基因转导”的方法。该方法可直接将整合有目的基因的病毒载体,直接注入干细胞。这就避开了传统“干细胞移植”的风险。若该技术成熟,干细胞基因疗法的治疗成本有望降至100美元。

  另外,该课题组开始使用肌肉细胞代替干细胞,作为基因疗法的靶细胞。前者虽不具有干细胞的永生性和分化能力,但是其在体内较长时间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生命科学:

  • 下一个生命科学:

  • 科学家称火山爆发与闪电促进地球

    河南商城发生蜱虫致死疫情 多人被

    通过脑扫描或预见今后选择 比本人

    卫生部通报圣元检测结果 称幼婴性

    减少噪声保护听力 走路最好别听耳

    脑信号翻译成口语单词 有望助麻痹

    大脑缩小为人类独有现象?(图)

    基因改造让鸡“生”鸭蛋 有望挽救

    美瞳应少戴! 专家称每多戴1年角

    为什么胃不会消化自己?

    袁隆平:超级杂交水稻走有机之路

    新型生物视网膜植入可让盲人恢复
    生物*医学
    自然地理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美百余野马比赛 争相踏水横渡海
    普通自然地理[今日地理]研究证实虎皮鹦鹉具有节奏感
    普通自然地理[自然生物]为什么说大王花是“花中大王”
    普通自然地理[世界地理]8种待破解神秘声音:太平洋不明
    宇宙奥秘
    [航空航天]日本研发用于北极航道的导航卫
    [航空航天]发现号第五次推迟发射 宇航员已
    [航空航天]由美华裔学生命名 好奇号火星探
    [航空航天]大型强子对撞机将制造迷你版宇
    未解之谜
    [UFO飞碟]巴基斯坦空难疑问重重 坠毁现场
    [UFO飞碟]戰機追飛碟UFO,高難度衝入海裏
    [未解之谜新闻]飞碟吊足众人胃口 专家称25年后
    [UFO飞碟]印度称中印边界频现UFO 非中国
    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英拟研制人体替代组织 100岁老
    [生物*医学]中国多家民间机构反对艾滋病实
    [生物*医学]食品安全:依靠科技从源头抓起
    [生物*医学]中国南北方人基因有差异
    动物世界
    [动物趣味知识]我家小比熊只吃皇家奶糕,其它
    [动物趣味知识]人或动物可怜的样子有哪些段落
    [动物趣味知识]为什么灵长目动物在人日益减少
    [动物世界]马达加斯加发现新食肉物种 或已
    科普文章
    [趣味数学]鬼谷算
    [力学]阿基米德原理
    [科学考古]1件乾隆瓷瓶在香港拍出2.5亿港
    [化学科学]生物制氢规模化研究综述
    [医药健康]科学家解释炎症如何导致癌症
    [医药健康]早产风险与母系基因有关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使用本站前必读
    Copyright © 2007 - 2011 科普之友( www.kepu365.com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