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新美
止痛用什么?吗啡、阿司匹林……不,止痛可不是简单的事。仅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需要同时调节情绪,并加入一些认知行为的疗法来巩固治疗,以免复发。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罗非及其研究团队,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推进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试图为我们从生理心理学角度解读“疼痛是怎么一回事”、“如何止痛方能有效”。
寻找痛之根本
痛不欲生……自古以来,人们面对各种“痛”时,解决的方法就是从“感觉”上止痛,如我国古代名医华佗的“麻沸散”就有此功效。
20世纪30年代起,人们开始逐渐对疼痛有了新的认识,现代意义上的疼痛研究也自此开始。在现代医学里,所谓的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包括感觉、情绪和认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现象,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大半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对疼痛的认识和大部分研究仍然只停留于解决疼痛的“感觉”问题,而用于治疗疼痛的最有效的药物仍然是吗啡和阿司匹林,其他专用的镇痛药也都是基于这两种药而研发出来的。
然而临床治疗证明,从感觉的角度来止痛,只是治标不治本,其效果并不理想。如,多次注射吗啡止痛后,人体会产生抗吗啡的物质,而使得此类药物止痛效力降低。
在近些年的临床实践里,医生们惊讶地发现,一些抗抑郁、抗惊厥的药物具有止痛的功效,能够缓解严重的疼痛,尤其是连吗啡都止不住的疼痛。这一点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并开始逐渐关注与疼痛有关的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情绪和认知。
2005年底,受“百人计划”邀请,罗非被调往中科院心理所工作。2006年初,他组建了新的研究团队,决定将疼痛的研究延伸到新领域,并立足于神经系统展开两条研究路线,除“感觉”外疼痛的另两个维度——“情绪”和“认知”。
首度进入这两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个团队吃了不少苦头,很多功夫用来寻找适合的实验模型,寻找合适的突破口……最终,2006年在国家自然基金委资助下,研究工作找到了突破口,团队在“脑对痛觉信息的动态加工过程”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延伸出了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发现导致焦虑、恐惧的痛觉预期活动对痛感有显著影响,证实了安慰剂效应有止痛的作用等,继而在日后作情绪、认知对疼痛的调节研究中,选取了经常与疼痛并发的抑郁情绪及颇具代表性的安慰剂效应作为新的起点。
这个团队在对疼痛的情绪和认知调节这一研究领域里,埋头苦干5年多时间,先后推进了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国际上,他们首次建立了小鼠安慰剂镇痛模型,首次揭示了丘脑皮层网络对短促伤害性刺激编码活动的动态时空特性……他们正在逐渐向着这一学科领域的纵深探索。
痛并抑郁着
现在人们常喜欢说“痛并快乐着”,但在临床医学里,事实并非如此,疼痛与抑郁这两类常见的疾病时常并发。疼痛,尤其是慢性疼痛,时常伴随抑郁症状的存在,而抑郁症患者也会伴有腰背痛、关节痛等多种躯体症状。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疼痛患者抑郁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
究竟抑郁与疼痛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并存的?
为解开谜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这个团队从2008年起着手开展“焦虑、抑郁状态对丘脑皮层痛觉神经网络活动的调节作用”研究。此后的几年里,他们用了多个模型、多种不同的刺激方式,反复考察抑郁状态对自发疼痛与诱发疼痛行为的影响。
这些研究用充分的实验证据证明,抑郁对不同类型疼痛有不同的调节作用,通俗说来,是指患有抑郁的人或动物,面对外来刺激引起的疼痛时反应更迟钝;相反,他们更关注内在的刺激,也就是说,如果面对内心或是体内的痛苦,感受会更强烈。这也正解释了临床上抑郁与疼痛共病和抑郁患者实验性疼痛不重反轻这两个现象之间的矛盾。
究其原因,罗非说:“抑郁多半都是持续的痛苦折磨而产生的,而慢性疼痛本身就是持久性的痛苦状态,无论打针、吃药,也只是缓解病患当时的疼痛,而无法真正止住疼痛,因此慢性疼痛常常伴随抑郁。”
止痛的心灵妙药
2008年,意大利巴里大学玛莉娜·托马索博士所作的一项研究证明美丽的图画竟是缓解疼痛的心理“灵药”。托马索让12名参与实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