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与物理学科的整合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7-27 19:57:16 |
|
|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但信息本身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能力将成为衡量现代人基本能力和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社会所迫切需要的是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是只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只会记忆与背诵前人经验的、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随着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因此当代的教育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处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并由此发展且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对它的研究与实施将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媒体、课程资源以及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在所有学科中,物理率先全面进入新课程,信息技术与物理新课程整合大势所趋。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改革深刻的改变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避免走进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误区。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培养具有创造欲和创新能力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与我们教师的任务。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加要注重它对创新思维的影响,在湖南湘阴六中任物理教学的三年中,我和学校物理组全体教师相互协作,努力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环境下创新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一、理论依据
近年来人们把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称为“教育信息化”。“教育旨在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总书记语)。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已成为培养与造就与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人才、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创新教育重在发展个性,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发展学生个性。前苏联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而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得乐趣、获得信心,自觉主动地去发展个性,培养创造力。从而达到以信息技术之“器”,行素质教育之“道”。创新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变传统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自主性的主动学习。而信息技术是创新教育的物质基础,为我们走向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在当前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可对学生实现屏幕监控、语音对讲、视频播放、电子举手、黑屏功能、电子白板、联机测试等,可有效地实现个与体、个与组、个与个之间的交流活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平台。这些理论都为我们在教学中很好的实践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整合”的思路与内容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相整合时,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信息技术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联动力强,更具有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重组性、智能化……。“整合”要精、要巧、要融合,不要生搬硬套,教材搬家,要采用各种现代化手段,以多媒体的形式(录音、录像、图片、动画等)将课程内容科学地、有机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进入视、听、思并用的教学环境,使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共同参与学习过程,易于突破抽象思维的难点与局限,使教学活动更为符合人的认识过程,从而获得更高的教学效益和更好的学习效果。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理学所讲授的内容基本上是客观实际存在的,因此,对它的展示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充足的素材,重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研究、实践。
1.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剖析
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难以理解、难以掌握,过去教学中很容易形成只重概念的背诵和规律的记忆,而忽略对概念的理解,忽略对规律的探讨和研究; 而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便于研究、便于理解。如:“加速度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动量定理”等。
2.复杂物理现象物[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没有了 下一个物理: 如何帮孩子巧用题海战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