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点滴体会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0-7-27 19:57:21 |
|
|
地指导、提示和点拨。如学生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如果教师课前没有真正去做,就不会发现照教材上的方法铁块排出来的水很可能有遗漏的情况,这样做实验即使探究了也不一定会知道浮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无法总结出阿基米德原理。再比如探究晶体熔化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实验,教师课前不去先探究就不知道学生在做的时候会不会有吸收热量却不升高温度的现象等等。
4.教师带头开展实验探究
为什么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正道在国外能搞出成绩获得诺贝尔奖?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研究环境,他们的导师本身在身体力行的搞研究。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具备探究大自然的能力,比如四大发明和古代的很多科学成就都比外国人领先。我们很多教师有丰富的书本知识,但就是缺乏动手的能力和习惯,这样的教师培养的学生怎么会具有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呢?我认为教师在进行课改实验时首先应当身体力行,像物理教师欧姆一样,对学生探究的内容教师也进行深入探究,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在教师的带动下潜移默化的学到很多探究的方法和渗透对科学的执著追求精神。
5.探究活动和知识学习并重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不能像应试教育那样采用填鸭式的教学,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会解题得高分,也不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放任自流、不闻不问。鉴于初中阶段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学设施的限制、学生认识物理的能力的限制等诸多因素,初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只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每节课都有一个探究能力作为重点。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要求学生将探究活动与知识学习并重。
6.多给学生鼓励、多给学生机会
就学生的思维而言,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难,实验探究的过程中由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的时候,又很容易以偏概全或者抓不住本质的东西。在课堂教学中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还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评价,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不正确或者不全面,教师最好不要全盘否定,而应该给予必要的鼓励。
四、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1.将实验编排具有趣味性、探究性,又具有知识性和系统性新教材从内容安排可以明显看出突出趣味性和探究性,但是我们也觉得缺少了老教材的知识性和系统性。虽然有加油站和信息窗,但是如果教师上课时不补充讲授相关内容,学生是很难自己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的。如果能像国外的教材一样编得很详细,学生通过自学就能看明白,那学生就具备有探究活动的知识准备。学生的问题自己能找到答案,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搞小制作、小发明、撰写小论文。再就是知识的系统性太差,知识的跨度较大,前后衔接与过渡较差。有些知识只在加油站里一带而过。如果教师不补充讲授,学生的知识就跟不上。还有每一章到底学生学到了哪些知识,哪些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哪些能力应该得到培养,学生心里是不清楚的。
2.给物理课以较多的教学时间
目前,按照《新课标》物理的周课时只有2~3 节,学生在一周的时间接触这门课的时间就很少,哪里有什么时间开展研究性学习。当然要增加课时量就要提高物理在考试时的权重,否则哪门课又愿意把时间让出来?
3.改革考试的形式和内容
我们传统的物理考题有填空、选择、判断、实验、问答、计算等形式。这些类型的题目对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应用等能力是有作用的。但是学生考试成绩好的不一定实际动手的能力就强。因为没有能检查到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也没有检查到学生能否收集资料,能否通过实验数据科学的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等。对物理学课的考试能不能有与众不同的地方?比如像有的老师在《物理教学》上介绍外国的科学考试一样,学生通过现场实验探究解决一个物理前沿问题,然后根据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自己得出自己的观点撰写论文。
总之,怎样才能将新课程改革搞得更好,这是一个有必要继续探讨的问题。本文只是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提出的观点,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找到适应新课改的好的实验教学方法。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物理: 中学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策略 下一个物理: 优化初中新课程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