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分析
1.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局限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虽然有一定的优点,如理论讲解透彻、操作简单、教师易于控制等。但内容相对陈旧,受周围因素制约较大,尤其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使得实验教学自身应有的优势(如实验原理的科学性、操作的独立性、参与的广泛性、过程的体验性、结果的差异性)等很难体现出来,学生进行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打折扣。
2.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信息技术自身的优势很多,如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互动力强,而且更具有可视性、模拟性、交互性、重组性、智能化……,概括起来,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丰富教学内容呈现方式;②更新教师教学方式;③拓展学生学习方式;④活跃师生互动方式;⑤科学教学评价方式。
3.开展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的整合是实施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在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起步虽晚,但经过广大教育者们的不断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大致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单向辅助到多重交互、由单一知识点到整个课程、由个别学科到多个学科的过程。我认为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才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较高层次。只有将信息技术灵活、有效地整合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打破课堂教学常规、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才能切实改变目前物理实验教学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使实验教学焕发出自身应有的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二、问题的解决
1.让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我国传统的教学结构是在行为主义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授式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忽视对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级的认知能力和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对人才索质的全面要求。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的以知识传授为核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以“主导—主体”教学理论为指导,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科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独立性、自主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结构的能力,优化学生主体内在的知识结构。要实现上述教改的目标,就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因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为创建新型的学科教学模式提供了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和切实可行的道路。
那么,信息技术在整合过程中究竟充当什么角色呢?在借鉴有关教育专家、学者、同仁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找到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之间的结合点—信息技术,即努力让信息技术成为教与学之间沟通的桥梁。
依据新课标、新教材,我将中学物理实验分为三大类:课堂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探究实验。针对每一类实验的内容特点、操作要求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的不同,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在课堂演示实验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术在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等方面的优势,将“波的干涉”、“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等实验现象演示出来,信息技术主要起到辅助教学的们用;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则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实验数据收集、处理、分析上的优势,帮助学生及时得出实验结论。典型的应用有“探究共点力们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凸透镜成像规律”等,信息技术主要起到支撑学习的们用;而在课外探究实验中,信息技术主要是作为环境创设工具,为学生搭建一个宽松的探究平台,如“天体运动”、“核裂变”等。总之,要让信息技术有效地支撑我们的实验教学。
2.走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误区
目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存在一种误区:一味追求最新的“高科技”,仿佛不用计算机就不是现代教学,不是多媒体就不够档次。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多媒体教学仅仅是作为研究课、示范课或展示课而表演,教师成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演员,而学生这一信息技术运用的主体反而成为观众。
这一方面是由于学校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知识水平不高的原因造成的;另一方面,也由于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上并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还处于探索、实践、积累的阶段。因此,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途径、方式、方法、模式就成为最为迫切的问题。
日前很多学校把开展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