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识牢固、扎实、技能技巧熟练,往往是和教师采用恰当的方法有联系,是方法运用的必然结果;学生知识、技能方面的缺陷,掌握不牢固,甚至对动手实验不感兴趣,也往往与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当有关。由此可见,教学方法是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手段,它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四、创新式的学习加强学生素质教育
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和善于创新的精神,既探求科学的精神。验证性实验一般是在对研究对象有了一定认识之后,根据已知的理论,对一些现象过程的存在、原因或规律检验其是否正确而设计的实验,它在实验目的、方法、原理方面起到了示范性作用,但不利于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我在物理教学中尝试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在实验思想上进行创新设计,让学生充分动脑、动手,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意识。
五、学生动手实验的重要性
学生动手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学科要求,物理学是一门很注重实验的学科。在当前的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教师的理论讲授(也做少量的演示实验)+学生的大量笔头练习”,实验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通过学生动手实验,更接近人类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理解概念和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从而逐步掌握物理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方法,即“学会学习”。同时,学生动手实验对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学生动手实验是获取情感体验的重要过程:探究活动是一个主动学习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强调直接体验。动手实验是有利于形成学生对知识主动探求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只有学生自己具体地和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才能形成他自己的假设,并给予相对合理的证实或否定,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而学生动手正是一个主动学习的活动过程。
六、努力多创设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的机会
我国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动手的机会太少。因此,针对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
1.将一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动手实验。演示实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认识材料的过程,不少演示实验学生没法看得很清楚,尤其是它无法代替学生自己的亲历性的动手活动,教学中我们尝试了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动手实验,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在《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节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是由老师通过演示实验总结透镜成像规律,教学中发现,对透镜成像规律,学生总是不久就忘记或者对规律的探究方法掌握很欠缺,因此我们把它改为让学生随老师一起通过自己动手用实验探究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凹透镜成像规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总结出的“透镜成像规律”,印象深刻,记忆牢固,为后面的光学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
2.准备一些有趣的简单实验,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有演示实验
同时,我们可以因陋就简地增加学生动手实验,比如,在《惯性》教学中,有了惯性球的演示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动手抽出橡皮擦下的纸条进行体验。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做一些有趣的实验。有的课原先既没有安排演示实验又没有分组实验的情况,比如在《杠杆》这节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铅笔和直尺撬书本代替实验室里很难施展的撬石头。从动手中,学生的好奇心、真实的感受、成功的喜悦等都得到了很好的体验。
3.将一些分组实验改成学生动手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大多是题目是由教材定下的,结论多是已知的,方案是教材或教师决定的,甚至步骤也被一些实验册描述得一清二楚。学生只是按步就班地操作、读数和记录。这和真正地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式有很大差距,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实验,我们把它改成探究性的学生动手实验;比如《滑轮》的教学实验最有说服力的应该是用力大小的测量,而演示实验中由于观察不到的原因最欠缺的也是这一点,在新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两人一组探究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如何安装滑轮、如何绕绳,另一方面学生通过
动手对自己得出的结论深信不疑而印象深刻。
七、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学生动手实验中,应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设置合适难度的问题,做出猜想,预示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再进行实验和观察,使他们手脑并用是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例如学习电流的测定一节中,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