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病因诊断:没有行为条件,也没有学习水平的描述。
改编建议:根据纸条、气球、硬币三个流体实验,学生能了解到生活中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完成课后习题5的正确率达90%(学习水平或表现程度)。
从一个完整的物理教学目标的编制看,物理教学目标编制时容易存在以上五种不规范的方面。但是编制物理教学目标并不是一味的要求所有的物理目标呈现方式都要包括这四个要素,有时为了陈述简便,省略了行为主体或行为条件,前提是以不会引起误解或产生多种解释为前提。同时,物理教学目标中包含的具有行为条件和学习水平应更有利于进行目标达成的测量与评价。
(三)常见问题三:层次错位
问题表现:物理教学目标陈述含糊,具体目标难辨;物理三维教学目标的逻辑不清,目标知识水平的要求定位不准。
导致后果:要么导致物理教学要求的超标,加重学生学习负担;要么导致物理教学内容的超量(范围),要么物理教学要求偏低,不能达到物理课标规定的最低要求。
教学目标的层次错位,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层次错位表现之一:三维教学目标混淆
问题表现:教师在备课时时,不重视物理三维目标的编制,不注意区分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尤其是容易将技能目标与方法目标相混淆。
导致后果:导致物理教学目标的课堂达成失去针对性,教学容易出现随意性。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13:看不见的光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遥控器使温度计升温实验的探究,感知红外线的性质及作用。
病因诊断:“通过……探究”、“感知”是过程性目标的要求,此目标的表述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表述,混淆了三维目标的分类。
改编建议:知道红外线的性质与作用(归为知识与技能目标)
案例14: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体验蒸发现象,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在蒸发过程中需吸热的物理本质,了解其应用。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
知道蒸发和沸腾统称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与之相反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时放热。
了解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
病因诊断:物理三维目标没有分类陈述,各条目标中三维目标有交叉,层次不清。比如:第1条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包含情感目标,第3条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包含了过程与方法目标。三维目标之间相互嵌套,层次混乱。
改编建议: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从生活实例中,知道蒸发和沸腾均为汽化现象,汽化时吸热,液化时放热。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汽化现象,学生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2.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认识液体在蒸发时需要吸热,同时了解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观察水的沸腾现象,准确记录数据,会用图像描述水沸腾过程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坎儿井等实例,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利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案例15: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设计、连接串、并联电路,能画出电路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属于技能目标)
病因诊断:将技能目标混淆为过程与方法目标。
改编建议:运用对比的方法,区分串、并联电路的异同,并能识别和说出生活、生产中的采用串、并联电路的实例。能利用电路图示的方法来表示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元件的连接情况。
2.层次错误表现之二:背离课标
问题表现:教师对课程目标认识不到位,过于强调强调知识的难度与深度,导致随意拔高和扩展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要求,与课标的基本要求相背离。
导致后果: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导致教学超纲、超标。
案例16:液体的压强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知识与技能:会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病因诊断:课标中没有液体压强的目标要求,液体压强的探究属于能力提高性的要求,课标中更没有利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的要求,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