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意义上的对“样板课或优质课或公开课”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倘若用新课程所倡导的新教育理念来衡量,其中的一些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如教学过程表演化,教学手段形式化,教学主体错位化,主讲代表指定化,评价环节僵死化,有的甚至评价结果内定化等等。因此,用老的套路章法来评价如今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教师的教学能力,就犹如穿着古装跳迪斯科──不伦不类,是万万行不通的。那么,在新课改中如何评价才能有利于初中物理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朝着不断提升的方向发展,才能有利于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课程改革的发展呢?我有如下的几点思考,在此呈现出来,以期抛砖引玉。
一、要转变评价观念
新课程的实施将使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发生巨大的变化。它特别强调的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长足发展,而不再是为了学生学会多少物理知识,考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奖。因而不论以何种方式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都应该是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要达到这一目的,评价者首先要转变评价观念。以往评价者在评价一堂课时,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比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要多,关注学生情绪的变化比关注教师讲课的艺术要少,即使评价者有时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往往只注意到了学生对教师所讲的反映,却没有去注意学生是如何学的和是否主动去探究。这样的评价只会使得被评价的教师把备课精力投入到准备自己如何“表演”上,而很少甚或根本不会去想学生该如何学、将怎样学。要改变这一弊端,那么评价者的观念必须改变,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变到关注学生的“学”上来。也就是说,评价者在甄别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时,不应只是看教师在样板课或优质课或公开课上的讲课能力如何,而应多看看他有没有为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和良好的氛围,多看看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评价者可以通过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探究、如何讨论、如何操作、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取结论及其过程等等行为表现,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恰当评价,真正张扬以“学”评“教”的新评价观念。另外作为评价者应当放下架子,走到被评价者的平台上,以合作者身份同被评价者多多地探讨、研究新课程标准的落实与发展。我以为只有评价者的评价观念转变了,作为被评价者的广大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时才可能迈开更大的、更坚实的步伐,把课程改革进行到底。
二、要充实评价内涵
过去的评价内容主要侧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也就是看教师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承方面做得如何,学生考得如何,于是笔试自然成了检查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唯一方式,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评价一位物理教师的重要甚至是唯一尺度,而学生在提出问题以及在物理实验、小论文、小制作和科学探究等活动中的表现和情感态度则被忽略了,教师在这些方面的付出也就得不到肯定,也就难怪我们的教师把主要的精力放到应付考试上,学生在考试指挥棒的牵引下也就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到应考之中。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交流和判断能力都得不到培养,也就无从评价。长此以往,学生要么高分低能,要么低分低能,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可持续性发展都无从说起。因此,必须充实评价的内容,要把学生学习与探索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纳入评价的范畴,并逐步淡化对知识与技能的笔试评价。当然,评价内涵的充实必然会引发评价形式的一场变革,那么,我们作为21世纪的物理教师要敢于直面这场变革,即便是付出太多太多,也应坦然,也是值得的,因为我们的付出必然会换来全体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高。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要扩展评价外延
以往评价一位教师的教学能力,仅靠对一节课的所看、所听、所评。用一节课的表现就对一位教师下定论,容易造成导向性偏差。因此,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时,除了听课以外,还应对被评价的教师做出全面的评估。也就是说评价者要把评价的触角延伸到课外。课外的评估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
1.对所带学生的评估,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养成、运用知识能力、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处理数据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等。
2.对教师就学生发展性所做努力的评估,如写给学生的评语,指导学生完成各类作业的质量和参加各类活动的表现等等。
3.对教师素质的评估,如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参与共事能力、指导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教学研究成果、自制的教具和模型、自己开发的多媒体课件等等。
其实,一名物理教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