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好奇是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教师在物理教学中采取设疑、提问、创设问题情境等手段,能有效诱发学生好奇心,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现就物理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的技巧问题谈点体会。
一、设疑激趣、变“教”为“导”
教师的职责主要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学会”,更要引导学生“会学”。对学生不只是传授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励思维,变“教”为“导”。而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思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提出几个“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带有挑战性的问题,可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课堂上设计的问题必需符合物理学本身的知识规律,设计的问题即要有一定广度又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子,也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果子”。教师的提问应符合由低级到高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具体到复杂、由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分层次进行。
(1)依据教纲、巧设疑点:教师可根据教材的系统性,从各方面设疑。
如在知识点上“设疑”,以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在知识的联系处“设疑”,以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在思路上“设疑”,以指明学习的思维方向;在应用知识时“设疑”,以强化已有知识。例如对力的认识,可以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力是怎样表现出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为什么必须有两个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③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④力对物体的形态改变有什么影响?又例如,在学习电磁感应现象时,可提出这样几个问题:①电流可以产生磁场,磁场可否产生电流?并用实验演示。②“切割磁感线”与“磁通量变化”两种现象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③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层次学习与讨论,层层深入地认识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2)因材施教、分层提问:针对学生的水平与能力差异,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以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出较基本、较浅显、较容易回答的问题;对中等生提出适当思考即可回答,通过对比即可判断出结果的问题;对优秀生可提出较困难、有深度的问题。让所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有所思、有所答、有所利。例如在学习“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让学困生回答什么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并举例说明;让中等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让优秀生回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和二力平衡”的区别与联系。又例如在学习在牛顿第一定律时,对学困生可提出以下问题:物体为什么有的运动,有的静止?用力推车,车子才前进,停止用力,车子就停下来。亚里斯多德是怎么分析这个问题的?用正确的观点又该怎样理解?让中等生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它包含几层含义?让优秀生回答:牛顿比伽利略的结论进了一步,体现在何处?你能举出几个运用惯性的概念分析应用惯性的实例吗?这一系列问题的创设,顿时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回答问题,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体现,从而促进个性发展。
(3)设置悬念、逼人期待: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
设置悬念,作为触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动力。让学生带着疑问上课。比如在学习动量定理之前,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从高处往下跳,为安全起见,为什么要脚先着地?运输瓷器时,为什么在货物之间要垫上纸屑或海绵垫子?在学习光的折射时,先把筷子斜插入水中,提出问题:为什么筷子成了“折条”?人在某处刚好看不到水中的石头,保持人、头的位置不变,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人看到水中的石头吗?并注入水示之。这些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把学生的思维带入一个亢奋状态,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二、启发释疑、发散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产生疑问和设想,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但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表面较多,直接涉及本质的少。教师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忙于解答,要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或让学生按自己的设想说一下,弄清楚学生的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疑问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的疑问:学生对某些知识掌握不够,对概念理解不透或理解错误,对某些定理、规律应用不当,导致疑问。解答这类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法则、定理,通过讨论使学生获得全面、深入的理解。比如学生问:鸡蛋碰石头,鸡蛋碎了而石头为什么完好无损?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胜了,乙队输了,是因为甲对乙的力大于乙对甲的力吗?通过这些问题的解答,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又比如学生提问:鞋底为什么要凸凹不平?要使自行车尽快停下来,应该怎么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