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予以实施。在新课程计划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在高中物理开设“课题研究”的学习内容,并在课时上予以保证。
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物理学不仅具有巨大的物质价值,还蕴藏着丰富的精神价值,给人们带来了视野广阔而又深邃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既能让学生具有这种能力、领会这种精神、认识这种作用,更能使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和能力,进行渗透式学习,联系各科知识,并进而学好、会学高中其他课程。在高中物理学科内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实践中,如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1 研究性学习与“课题研究”的关系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有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知识的创造),并在获得直接经验或参与知识创造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的一种学习活动。从广义上看,它贯穿在高中物理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中。既可以是参观、走访、演讲,也可以是作品制作、课题研究、项目设计,以及其他各种各类的自主活动;既可以是概念、规律的形成,也可以是知识的应用、反思和批判,以及以现有知识为铺垫的观察或探索性实验、学科前沿知识的拓展研究、包括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等;既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学习,也可以采取个人或班级集体的形式实施研究;既可以在必修课内开展,也可以在选修或者活动课程中进行;既可以是课内的集体研究,也可以是课外的分散研究,课内和课外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既可以是完全由学生自发进行的,学校和教师没有参与的探究,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目标驱动下进行的课题探索;既可以是一种显形的学习形式,也可以是一种隐性的学习形式。
物理学科的课题研究则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自我生活和物理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和确定与物理有关的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显形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课题研究是一种较为规范、完整地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形式设置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全过程中,要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确定课题并制定课题的研究计划、采用观察、实验、文献、调查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信息、经过分析和综合以及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撰写课题研究报告、进行交流与展示等一系列的活动,从中获得失败与痛苦、成功与欣喜的独特感悟和体验,感受科学方法的院力,尝试新的与平时的课堂学习所不同的学习方式,习得具有综合特点的科学知识。
我们不仅在课题研究中要求学生按照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也要适度地引入研究性学习。随着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当物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时,高中物理的教学就会成为接受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两种学习方式并存互补,研究性学习方式主要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成为教师和学生一种自觉的教与学的方式。
2 研究性学习要突出内容生成性的特点
从内容看,每一门学科课程都有一个特别的赖以存在的科学领域,而且这个领域的知识都是具有结构性可以用文字、符号、图表表示出来的外显知识。接受性的学习就是要通过教师的传授,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外显的知识。而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除了知识和方法之外,更重要的则是在课题研究或项目实践中所能获得的各种无法用文字、符号、图表表示出的内隐知识,即体验和经验,这是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地揭示、形成的,是学生与周围环境、与教师和合作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伴随着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或项目的实施不断生成的,是完全个性化的不能预先设定好的。
一个课题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与振子质量的关系”这一课题的探究时,对周期的测量产生了兴趣,在一次测量中,应该测量多少个全振动的时间来确定周期呢?有的学生根据在单摆实验中得到的经验,选择了测量30~50个全振动的时间,也有的学生为了提高精度,将测量的次数定为200次。这个小组的学生们产生了疑问,测量全振动的次数的依据是什么?为了搞清这个问题,他们调整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去探讨测量中的误差问题。通过对误差理论的学习,以及对学生在实验中开和停表的过程中产生的平均误差的实际测量,搞明白了测量的全振动次数取决于研究要求的相对误差和振子的振动周期,在相对误差一定的情况下,振动的周期越长,需要测量的全振动次数也就越少。每组实验都将次数定为30次的实验,在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