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这一点作为教师必须明白其次,要改变细嚼慢咽的传统讲课方式,即要改变教师把所教内容讲深讲透、把课堂内容组织得井井有条、对教学内容的每个细节都作详尽的解说、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予以告诫和反复强调、对内容的取舍也谨小慎微的封闭式的教育方式。要重视学习中的相互作用,允许学生有暂时想不通的问题存在,加强教学形式的开放性等。再次,教学中要加强前后知识的相互联系,努力构建完整知识网络体系,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和完善最后,要改变灌输式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是师生双方的活动,教学活动不可能还原为“教”与“学”的单边线性思维行为,必须是师生间相互交流、对话和沟通,必须与教学资源发生相互作用。
依据复杂科学的思想,对于物理教学来说,因为它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在某些方面比物理本身还要复杂得多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课堂上应建构多样化教学方式,克服自身封闭性,积极创设真实的事例或真实问题情境,尊重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多角度、多方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非线性形成过程有个亲身的体验或实践,真正懂得概念的复杂性和实际事例间的差异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发展学生非线性思想
由于一个人认识的发展总是从简单事物开始,所以在科学发展的早期,往往从线性关系来认识自然、研究自然事物之间的线性相互作用。例如,在经典物理学中,首先考察的是未超过弹性限度的胡克定律,没有摩擦的理想运动、理想摆,没有粘滞性的理想流体、光的传播等可以说,经典物理学实质上是线性物理学。线性科学思想对物理学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认为线性思想才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然后线性科学思想的长期发展,形成了一种扭曲的认识或科学思想,阻碍了人们思维的发展,扼杀了创新思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未见新物理事实的发展,便是一个例证我们可以作简单的论证,一个周期性的学习过程和思维过程只能是重复原来的思路和方式进行下去,只能达到熟练,不会出现峰回路转而非线性问题、非线性方程往往是桀骜不驯、个性很强的,往往带有明显的问题性和突变性,很难找到普遍的解决方法,只能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针对个别问题的特点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要使学生有创新的思想,必须打破周期性的线性思维框架,使思维有分岔而产生混沌复杂科学告诉我们,关键在于从分岔到混沌的过程,平常我们所说的灵感实际是一种阵发性混沌,它是长期思索,是一种非线性思维的结果,它是我们在思索过程中多次否定、多次寻找、多次反复的必然结果。像牛顿从苹果落地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贝尔从电报到发明电话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等,都是科学家进行非线性思维的成果如果我们的教学能多教给学生一些非线性思想,学生的思维就会有更多的跃迁,更多的创新思想,就会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深刻。
6.深化教学评价的改革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测评的过程,具有诊断、激励、反馈调控和再学习等功能传统的教学评价,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往往通过考试的成绩来评价一个教师的好坏或学生的好坏,评价手段单一。依据复杂科学思想,教学是为人而设、由人而为的事物,评价的复杂性不仅体现在教学者和被教学者这个主体──人的复杂性,还体现与人息息相关的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上,这种系统与部分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使得教学评价应是整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多元的。既要对知识与技能进行测评,又要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衡量;既要对过程进行评价,又要对结果进行评价;既要对“量的研究”进行评价,又要对“质的研究”进行评价;既要对自己进行评价,又要对他人进行评价;既要有静态的评价,又要有动态的评价、发展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评价的功能。
复杂科学作为近代兴起的一门交叉学科,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论意义非常深远,对我们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推进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有力依据。每个物理教师都应理解复杂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论意义,使自己成为适应新课程的新一代教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