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超重状态,FN>G;
当物体作加速度方向向下的变速运动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FN>G;
当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FN=G。
这种做法,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和舞台,能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相应启发和训练,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团结协作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进行探究性教学。
传统的实验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根据现代教育的要求,实验教学不仅对传承知识、培养技要有较大作用,而且要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体会、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而这也迎合了高考实验设计题中对学生的要求。
例如在学生实验“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选修3-1)中,课本中只列举了用计算法和作图法来处理实验数据,能否进一步提高这个实验的功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实验设想,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去呢?
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问题一:如果手中没有电压表,只有电流表,其它元件可任意选,请你设计出测定电
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学生在思考中可能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或保持沉默,这时要细心解答,并可加以必要的提示:比如课本中的实验电路(图1)还适用吗?路端电压U与电流I、外电路电阻R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滑动变阻器在这里不适用吗?可以用什么元件来替代?经过思考与激烈的讨论学生能够得到以下方法:把图1中的伏特表拆去,滑动变阻器用电阻箱来替代,测出两组I、R或者将电路图改为图2所示电路、其中R1、R2为两个定值电阻。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表达式E = U +Ir和部分电路欧 (图2)
姆定律的表达式U=IR建立方程组 E = I1R1+I1r 即可求出电池的电动势 和内电阻。 { E = I2 R2+I2 r
当然这里还可以继续提问:从实验的角度思考用电阻箱好还是用定值电阻好?
问题二:如果手中没有电流表,只有电压表,其它元件可任意选,请你设计出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
问题三:在整个上述的设计过程中,也有不少同学提出能不能直接用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动势?
通以上的实验教学,学生充分地展示了其主体地位,熟练地运用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并为学生实验的开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而且基本上形成了明确实验目的(质疑),寻求实验原理和方法,设计实验电路,处理实验数据等的设计实验思路。
(三)利用教材中的插图、阅读材料、课余查找资料等进行探究性教学。
例如,教材中的《光的折射定律》(选修3-4)这一节,在“我们的网站”的内容中也
可进行探究性教学。
1、 课前准备:让学生上网阅读材料。
2、 课堂交流:海市蜃楼产生的物理原理。
3、 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设计海市蜃楼的模拟实验:
(1)首先采用几种不同密度的互不相溶
的液体:一种是四氯化碳,一种是水,还有一种是色拉油。先把四氯化碳倒入烧杯,再加上水,然后再倒上油。不过实验效果并不那么好。由于界面太明显,折射的角度较大,看上去就像一根折了几段的筷子(如右图所示)。再加上反射现象比较明显,影响了实验效果。
(2)为了能做出更好的实验效果,教师指导学生用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进行配制,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明显的界面和反射现象了。具体方法:一、在一个100ml的烧杯里放上半杯的蔗糖,加上少许的开水,并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二、将浓溶液倒入500ml 的烧杯,再慢慢地加上100ml的开水,静置5-6分钟。三、用激光笔照射溶液,就可以明显的看到一条弯曲的光线。为了获得更有效的证明,可以用一杯清水做一下对比。当用激光笔照射清水时,所看到的光路是一条直线。
通过上面的内容,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了教学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教学重点放在过程、方法和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动脑去领悟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
当然,探究式课堂教学是否能取得实效,归根到底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的,同时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才能改变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的现状,让课堂充满生机。在教学中,每步的探究先让学生自己尝试,从而把学生推到主动的位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