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证明,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创造性思维基于实践始于问题,因此,教学过程应当是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教师要不断激励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等手段提出种种假设或猜想,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假设或猜想的方法解决问题,真正做到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由于人的思维总是和一定的问题情境相联系的,这客观上就向我们提出了如何立足教学和学生实际,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进而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形式,它不但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产生新问题的重要源泉,因而在催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也就有着重要的作用。
中学物理学习最根本的方法是观察和实验,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实验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学物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从器材、方法到表格设计都是按照规定好的步骤和方法进行实验,教师很少去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使得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式呆板,有些学生在实验中只是依葫芦画瓢,根本不能领会实验的原理和思想,缺少思考的广度和深度,无法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这些都不利于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事实上,物理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教学体系,要从课本内向课本外扩展,从课堂内向课堂外扩展,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将一些关系密切的学科内容加以融会贯通,加强学科创新能力之间的有效迁移,以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触类旁通、综合应用知识、创新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看来,学生学物理往往只是刻板地从课本上的原理、公式到试卷上的试题,解题成了学习物理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然而,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并没有真正理解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原理和规律,以致于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更不会提出问题,有些时候甚至对原题稍加改动就难倒了大批学生。因此,对于习题、例题讲解教师要注重举一反三,要突出思维分析过程,注重灵活性,突出创新思维训练。经过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发散思维也会得到拓展。
总之,教师要启发、引导、点拨学生,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学习、去创新,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从“学会”转化为“会学”。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在物理学习中取得更优秀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