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委1996年5月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供试验用)》(以下简称"新大纲").根据新大纲我们编写了供高中新教材试验地区试用的新的高中教材 .高中一年级教材为全体学生必修的.高二年级开始,根据新大纲分别编写两种要求的教材.下面结合编者对新大纲的理解,以第一册课本为例谈一谈教材编写中的一些考虑和做法.
一、教材的弹性和因材施教
新大纲根据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高中物理课程设置的经验教训, 将高中物理分为两类课程, 并提供了两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为了便于实施,在高中一年级, 两类物理课的内容和要求完全相同.学生进入高中二年级后, 分别学习上述两类物理课.我国幅员广大,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很不平衡,即使一地之内,客观上也存在差异很大的几类学校.高中一年级的内容和要求都一致, 虽然便于实施, 但仍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教材要面对差异很大的各类学校和不同程度的学生,必须具有弹性,以便于教学中因材施教.
按照大纲的规定,我们在教材编写中将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和选学.必学内容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也是全体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要求, 应引导学生首先扎扎实实将它们学好.选学内容不作考查, 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为了保证选修内容的落实, 按照大纲的要求, 必须选讲一定课时的选学内容.选修内容可以扩展知识面, 补充知识面偏窄的不足, 同时给程度较好的学生留有进一步钻研的余地, 又不会给大多数学生增加负担, 有利于因材施教.除了大纲中规定的选学的知识点, 教材中还补充了少量的选学内容.教材中的选学内容用 * 号标出.在课文、习题、学生实验中都编有选学内容.教材中设有“专题”, 对某些问题作比较深入一些的探讨, 留给程度较好的学生进一步钻研.“专题”全部都是选学.“阅读材料”多是扩展知识面的内容, 也具有选学的性质.
新大纲对知识点的要求分为 A、B 两个层次.这是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 而且是学习结束时的要求.教学要求分层次, 有利于教学,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教学上的过高要求和学生学习的难度,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虽然教材是按照大纲的层次要求编写的, 但是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上不封顶”, 不宜过分地受教学要求的限制, 而应该鼓励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在课外自己钻研.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同样要注意循序渐进.教学中“上不封顶”,主要应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课外主动地钻研,而不应一味地追求“讲深讲透”,任意提高程度.
与现行大纲相比,新大纲中“划线”较少, 这是一个进步.所谓“划线”, 是指对一些问题的诸多不应有的限制, 如“不得如何”、“只能如何”等.现行大纲中作这些限制,有当时的背景,有些限制也是必要的.但是限制过多过细, 会对教学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新大纲减少了一些限制, 有利于因材施教, 有利于鼓励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应该加以引导, 而不应堵塞, 以致挫伤这种积极性.按照新大纲的精神, 教材编写中充分注意到这一点.如现行大纲中关于图线的要求限制过死, 新大纲不加限制.教材编写中适当地加强了图线, 而又不作过高要求, 以求学生能够逐步熟悉和运用图线.
总之, 新教材力求掌握好教学要求和程度, 增加弹性.希望在试教中能够因材施教,这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循序渐进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 也是学生领会方法、提高能力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无论是掌握知识, 还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特别是受到科学素质的熏陶, 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 不但长不起来, 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新大纲中明确指出,“应注意循序渐进,知识要逐步扩展和加深, 能力要逐步提高”.在教材的编写中,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讲述方式方面, 都充分注意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希望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贯彻这一原则.
力和物体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教学中重要的、基本的内容,在教材的编排上, 我们特别注意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物体的受力分析没有单独列节, 而是分步地提高要求.在第一、第三、第四章都有受力分析的内容.在第一章只分析简单的问题,主要结合力的性质来分析.第三、第四章则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分析.在第四章要求学生自己总结.希望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总结这方面的内容.
对弹力的分析,一般只限于绳的弹力和平面的支持力.对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