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心理因素是个性品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动机、兴趣、气质、性格等要素。。非智力心理要素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它是教学时学生乐学的心理基础,也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好语文的心理支柱,他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普遍的影响。
目前许多教师对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都很挠头,他们大多数从学生的智力因素着手,给学生进行课后补习、加大作业量,让学生参加各种课外辅导班,而这些办法在提高差生成绩的实践中效果并不明显,只能治标,不能治本。造成差生学习成绩差的原因也不只是智力因素,因为在这其中有的学生智力上等但贪玩、厌学;有的学生智力中等,不够努力;有的学生智力下等,学而没有效果,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由此可以看出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成绩差的可能性。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受智力因素的影响,其真正原因是原于他们的内心,他们本身对学习没有兴趣,缺少动力。而这种原因恰恰与其是否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品质相吻合。从非智力因素入手改变差生的学习成绩比从智力因素入手效果明显得多。据有关人事调查表明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不同的影响:(一)对智力水平较高的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优劣是有意义的。(二)对智力中等的学生,培养非智力心理因素的意义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三)对于智力较低的学生,虽然非智力心理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不及前两组明显,但是也有可能使他们借助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因素获得良好的成绩。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着手,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一、 从兴趣入手,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许多学生成绩差的原因是由于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而只有乐学才会产生愉悦的心情,一切被动的、缺乏兴趣的学习是难以使人获得快乐的。乌申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的进行学习,只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向。”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从个人志趣入手,培养兴趣。(二)改善教学方式方法。(三)改善师生关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差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选择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例如我在教《长城》这一课时,由于小刚对地理知识感兴趣,我便让他当小导游带领同学观看地图,增强其学习兴趣,适当给予表扬。因此,只有让学生对你所讲的知识感兴趣,他才会去学,克服困难学好。
二、 从动机入手,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学习动机是指对学习活动有推动作用的内驱力。它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学习的内在动机比外在动机表现更持久而强有力,外在动机则依赖外界诱因加以激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物质奖励等办法激发外在动机,更要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内在动机。例如我在教学《地球》这一课时。课前可以让学生听海浪澎湃、鸟儿齐鸣等大自然的声响,观看祖国大好河山的图片,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动机,使自己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学习课文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做地球的使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歌、跳舞、绘画、设计广告)表达自己对地球的情感。这一过程本身使学生获得了满足,无需外力而自愿学习,这种自愿学习是由学生的学习需要产生的,也只有推动学生学习的心理动因,才能让他们在乐学、爱学的境界中使学习成绩得以改善。
三、 从性格、气质入手,提高差生的学习成绩。
性格与气质关系密切,又有区别。性格是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相应行为方式中的心理特性的结合。所谓气质指的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支柱。每个人的性格和气质类型的差异也会对学习成绩产生相应的影响。有的学生成绩差与其气质和性格类型有一定的关系。比如:有的学生自高自大、不虚心、傲慢;有的学生性格内向、胆小、怯懦,这些特征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的下降。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切实掌握不同学生的性格差异,针对其性格差异采取不同的表扬、批评和指导方式。同时,不同的气质类型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胆汁质的学生脾气暴躁,易冲动,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该类学生采取硬碰硬的方式只会弄的两败俱伤,相反,这类学生具有较强的上进心,如果教师换成谈心等方式与之沟通,效果将会事倍功半。
总之,一个人活动的成功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乘积的函数,教师在对差生的改进工作中应该改变视角,试从学生的非智力心理因素特征入手,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内在学习兴趣,根据其自身在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变学生的厌学、逃学、赖学为乐学,为学生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自主、轻松的学习心境,使学生进行快乐的学习,在乐学中使学生成绩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