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几种典型气体问题压强值的确定;⑥固体曲面上气体压力的求算。
物理规律是物理概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是物理量之间必然的逻辑关系,这种联系往往用能揭示物质运动的现象和过程的本质规律的完善的数学形式所表现。学生往往对物理规律的近似性、局限性、理想性、物理现象的因果关系缺乏深刻的理解,因而形成了运用规律在解决问题中的严重障碍,因此教师必须促进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的疏通教学方面狠下功夫。如在《气体的性质》一章中,要使学生准确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教师应在如下几方面进行讲解:①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的实际气体近似于理想气体,在未做说明的情形下,实际气体均可看作理想气体;②方程的成立的条件是气体的质量保持不变,若气体质量发生变化,应用气态方程时,必须转化为质量不变的情形,③方程中的P、V、T应是同一气体在两个平衡态的状态参量,④PV/T=K式中的K值大小有关因素;⑤方程中的参量P、V、T是状态参量,与气体的变化过程无关;⑥应用方程计算时,方程两边同一参量的单位要求相同,但参量之间不存在统一化的要求。
三、发展课型——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在总复习阶段学习的第三个任务特点是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去分析与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教师的第三个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型复习课是以发展学生能力如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为目的的复习课。毫无疑问,物理教学中的各种课型均有发展学生能力的任务,而发展型复习课是在学生对知识理解比较清楚,掌握一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为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基础,提供了条件。每堂发展型复习课,可着重围绕某一问题模型来组织教学,也有人称之为专题课。
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通过问题的剖析、展开、改造,可使学生的认知系统和能力得到和谐的发展,然而,由于高考的压力,我们仍自觉或不自觉地搞题海战术,这种做法的结果,严重地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为跳出题海战术这一怪圈,在总复习的问题模型教学中,教师除引导学生探索一题多解外,更主要的是对典型问题进行不同角度地改造,变换物理模型,拓宽物理情景,从而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能力。具体做法为:
1、相近性变拓。物理问题千变万化,然而很多相近的问题的求解模式是相同的,题海战术往往只追求做题材的量,而缺乏深刻的分析与总结,以至学生往往在那些似是而非的问题上出错。所谓相近性变拓,就是在问题求解模式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变换问题的情景,拓宽问题设问形式,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类化能力。
问题原型:(必修课本第227页例题,文字叙述不同,题意未变)如图1所示,试求玻璃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管内空气柱长度(水银不流出)
变拓一:如图二所示,试求粗细均匀的U型管开口向下竖直放置时管内空气柱长度(水银不流出)及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
2、阶梯性变拓。所谓阶梯性变拓,就是在某一较为基本的物理情景基础上,改造出物理情景呈阶梯性变化的问题,提高物理情景、过程的复杂性或迷惑性。在分析具体的物理问题或过程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思维的某一基点出发,逐步扩大思维的视觉和空间,从而将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
变拓二:如图3所示,⑴从管口倒入5高水银柱,管内空气柱长度为多少?⑵从管口倒入水银能倒入的水银柱长度为多少?⑶从离管口岸10处截去上面部分,管中空气柱长度为多少?
3、对比性变拓。在相似事物的对比中,可启发学生的比较性思维,提高对问题的鉴别能力与抗干扰本领,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今后,当它遇到类似问题时,便能捷足先登,提高解题的效率及准确率。
变拓三:将问题原型中的玻璃管换成气缸,水银换成质量与厚度不计的活塞,开始活塞恰好与气缸相平,如图4所示。现在活塞上竖直放置一两端开口、面积为气缸截面积1/4、长度为气缸长度1/2的圆柱形玻璃管,再从管口倒入水银直至管口为止,求此时活塞的位置,已知大气压为H0水银柱高(玻璃质量不计)。
4、反向性变拓。反向性变拓就是将物理问题的某些条件及设问进行巧妙的隐性反转,而在分析求解过程中培养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变拓四:在变拓三中,当活塞上的玻璃管倒满水银后再向上提出玻璃管,求气缸中空气柱长度。
四、归纳课型——教会学生专题小结
教学方法的基本含义包含有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科学地处理好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以教“引”学,以教“启”学,把教师良好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