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钱学森之问”就是 钱学森先生生前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之所以从2005年起就发问不休,直到现在还能引起广泛共鸣,振聋发聩,根本原因就在于“钱学森之 问”问到了中国痛处。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我国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之所以存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差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所致,教师在教学中将现成的知识结论生硬地灌输给学生,不注意对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再者,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显露,为了让学生考上一间好的大学,实行“背多分”政策而不是因材施教,不断地“刷分”,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要有发现人才的目光,但在当代大学里,却出现了理论与技术分工的现象,教理论的老师不注重技术,教技术的老师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有些学生满脑的理论知识却毫无动手操作能力,最后导致理论与技术的不平衡,学生无法充分地发挥自身才能。
浮躁情绪是阻碍人才培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杜善义,以及曾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他们认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的浮躁情绪,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最大敌人。浮躁或来自于生活、发展的目标不明确,或有了目标但这目标又太高太大而力不从心,或有了明确的目标、也有了达到目标的能力就是对实现目标的专注度不够,所以现在学生更愿意学习经贸、法律等学科,很少愿意到自然科学上来。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战胜浮躁情绪,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捕捉、掌握科学研究的前沿,不要过度关注眼前,要放宽视野,着眼世界,不仅为自己闯出一片天地更为国家增添一片云彩。
现在的大学逐渐趋向于发财致富的产业。在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曾提到,“一些大学功利化,什么都和钱挂钩?这是个要命的问题。”大学本应该是一个学术的净土,那里的空气布满了深沉的文化气息,那里大师云集,学生勤奋好学,不耻下问,那里朗朗的读书声响亮整个校园。但我们慢慢地会发现钱变成了许多学位、证书的代名词,无论你资质如何,只要你有钱就可以进入到你理想的大学就读,而那些勤奋学习为理想奋斗了好几年的学生也只因为钱的问题,多年的努力和汗水就这样轻易地被别人践踏在脚底下。当然,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只能说是某些大学有这种做法,但这种影响却是深远的,使大学里流失了大量的人才,同时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氛围。
对于“钱学森之问”,我们是否要认真地思考一下我们现有的物理教学体制呢?处于这种形势,物理教学改革是应运而生的。传统的教学结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式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内在心理的发展和变化,因此在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上有缺陷。高中物理新教材改变了以前旧教材内容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强化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调查与实践,更有利于教师实施创新教学,科学探究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观察实验,经过推理与判断,由认识过渡到科学探究,由体验性学习,过渡到科学探究学习遵循科学探究的六个要素(提出 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和教学的三个角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在教学中努力落实这些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正确的实践操作,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在探究性学习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相互交流合作,理论联系实际的状态,他们的思维,表达,自学,实践,合作等能力与各种技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物理教学通过改革使其更适合人才培养的标准,有利于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带动国家科技的发展,只要严格遵守按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国将会出现无数个“钱学森”“李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