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在物理试题中常出现一些含有诗词的题目,如:在古诗“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所选择的参照物是什么?“山间铃呤马帮来”,铃响是怎样产生的?在“潭清疑水浅”、“池水映明月”两句诗中,表现了光的哪些传播方式?这样的题目,看后让人耳目一新,为什么有会这种感觉呢?这就是在物理教学中融入了我们民族的“乡音”,使我们倍感民族文化的魅力无限。如果在教学时,把物理知识同我们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一定也会让物理教学内容诗情浓浓,画意深深,这样不仅可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而且也能使物理课更加生动有趣。
一、古诗词引入的物理教学,能丰富教学内容,使物理课生动有趣
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新课程标准》中,谈到物理课的价值表现时,有这样的要求: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知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怎样领略自然界中的美妙与和谐,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便是一条很好的教学途径,因为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在一些古诗词中,就涉及到很多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如张继的《夜泊枫桥》中“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就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音色、凝华等物理现象;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不仅有运动学中参照物的选择问题,也有声学中的音色等知识。如果在物理教学时,恰当引入诗词,不仅能表现物理现象的自然美,而且能表现物理现象的科学美和人文美。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等诗句,把物理现象的自然美描绘的是淋漓尽致;再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诗人准确地揭示了潮汐和月球运行的密切关系,把物理现象中的科学美,通过诗的语言表现出来,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再如在“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诗人选择参照物时用了个“归”,使人有宾至如归之感,虽是雪夜,却带来了一股温暖的气息,让人体味到物理现象的人文美。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如能恰当引入古诗来描述物理现象,学生不仅能通过物理知识体会到诗的意境,又能通过诗词感受到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定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对继承和传播弘扬民族文化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物理教学语言的文学艺术性,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是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加强物理教学语言的文学艺术性,可以改变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整合,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譬如,在学习《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时,我加强物理与文学的整合,把定律改成诗:
惯性不姓牛,宇宙万物有。迷津牛顿识,写在定律首。
再如《欧姆定律》,我也让它诗化:
物理学家叫欧姆,千次实验测电流,分析数据找规律,阻压影响电流走。
压高电流正比增,阻大反比降电流,世人未忘其贡献,命名定律载千秋。
通过语言艺术整合,可以丰富物理教学语言,学生读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这样可以通过诗歌整合物理,有利于各科知识相互渗透。
由此可见,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学会物理知识,还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时体验我们民族文化的魄力。这样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
三、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物理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物理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马克思说过:“一个缺乏想象力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如果缺乏想象,也就不可能有创新,而创新又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我们的“嫦娥一号”就不能遨游寰宇,圆千年飞天梦想,人类也不可能知道什么是时空弯曲,更不会观察到哈勃红移。所以培养学习的想象力及创新意识也是我们物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呢?诗情画意的物理教学便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如果在教学时加强语言的艺术性,适时引入含有物理现象的诗词,如“晚风拂柳笛声寒”、“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并让学生根据诗意想象画面,学生不仅能学到物理知识,也可以体味到诗词的意蕴:同为自然界中的一种物理现象,由于人的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