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原子电离的分析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1-5 12:18:39 |
|
|
等于或小于入射氢原子动能的时,跃迁才发生;反之跃迁不发生。
为了增加原子被激发的可能,碰撞中转化的能量越多越好,当粒子与原子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原子被电离的可能性最大。
3.外层电子更容易被电离吗?
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一价正离子时所需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一电离能(E1)。气态一价正离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气态二价正离子时所需能量称为元素的第二电离能(E2)。第三、四电离能依此类推,并且E1<E2<E3…。电离能可以定量的比较气态原子失去电子的难易,电离能越大,原子越难失去电子,其金属性越弱;反之金属性越强。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是:有效核电荷、原子半径和原子的电子构型。电离能与电子层数有一定关系,电子数越多,说明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力降低,容易电离失去,电离能较低;电离能与最外层电子数也有关,如同一p轨域中的两个电子间存在一定的排斥作用,这种排斥作用有利于电子脱离原子;所以同一p轨域中的配对电子比单个电子更容易被电离。
但在内转换现象中会被电离的却是原子的内层电子。我们知道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发射γ射线跃迁到低激发态或基态,这种现象称为γ衰变或称γ跃迁。但有时原子核从激发态到较低能态的跃迁并不放出光子,而是把能量直接交给核外内层电子,使电子脱离原子,这种现象称为内转换(IC),脱离原子的电子称为内转换电子。内转换电子的动能与壳层电子的电离能之和等于原子核的两能级间的能量差,也等于在两原子核能级间跃迁所辐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通过内转换方式还可以产生原子的特征X射线。处于激发态的原子核是通过放射γ光子回到基态,还是通过产生内转换电子回到基态,完全决定于核的能级特性。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物理: 谈谈高中物理的学习方法 下一个物理: 五步法学好高中物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