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习题教学的后期,又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一面──有利于人们利用经验提高效率。但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思维定势容易使人产生思想上的惯性,养成一种呆板、机械、千篇一律的解题习惯。容易将头脑中已有的认识生搬硬套到新的情景中去.导致错误的结论。当新旧问题形似质异时,思维的定势往往会使解题者步入误区。当一个问题的条件发生质的变化时,思维定势会使解题者墨守成规,难以涌出创新思维,做出新决策,造成知识和经验的负迁移。
因之,在习题教学的后期,又要让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思维方式、一定的分析方法之后,就要适时的运用一些习题,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在思维定势的基础上能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这样,只要做到了建立思维定势与打破思维定势进行有机的结合,在建立思维定势的基础上再打破思维定势,就能让习题教学事半功倍。
让学生在学习之初,建立先分类,再根据不同物体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计算。当学生已经建立一定的学习方法之后,再给学生一定的练习打破思维定势。
(二)方法多样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习题教学主要应以练习为主,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教师在设计习题练习时,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习题设计。习题应难度做到层层深入、螺旋上升。针对物理习题的特点,笔者采用了多种习题教学方式。
1.多做分类练习;对练习册上的习题做一下简单的分类,将同一个类型的习题放在一起进行练习。优点是同一种类型的习题在一起,可以在做习题的同时自己总结该类习题的解题方法,形成思维定势。
2.多做变式练习;变式的方式包括知识变式、形为变式和方法变式等。让学生做完一个习题后,还要针对该习题做一些变式,这样才能真正将这一种或这一类习题的解题方法掌握。
例:将一个质量为78KG的铁球浸在水中静止时所受的浮力为多大? 将该习题的“浸在水中”的“水”改为“煤油”中,又是一个新题,再把它改为“水银”中又是一种变化;还可变为“将一个质量为78KG的铁球浸在水中,需要加一个多大的力,才能使铁球不至于沉底?……”
3.多做一题多解;学生在运用一种方法完成一道习题后,要求学生再思考其它解题方法,并且比较哪一种方法更好,哪一种方法更简捷、更合理等。
4.多做拓展练习;拓展练习就是在原有习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在原有的习题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扩展。
例如:“一个大烧杯内装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冰块,问冰块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就这一问题,我作了如下拓展:①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盐水,水面浮有一冰块,冰块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②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冰块,冰块内含有一个汽泡,冰块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③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冰块,冰块内含有一个木块,冰块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④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冰块,冰块内含有一个小石块,冰块熔化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⑤一柱形水池里装有适量的水,里面漂浮有一艘小船,小船里装有一些木材,将小船里的木材放入水中,水池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⑥一柱形水池里装有适量的水,里面漂浮有一艘小船,小船里装有一些石块,将小船里的石块放入水中,水池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⑦一柱形水池里装有适量的水,里面漂浮有一艘小船,小船的下方吊有一石块,将石块放入小船里,水池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⑧一柱形水池里装有适量的水,里面漂浮有一艘小船,小船的下方吊有一木块,将木块放入小船里,水池的水面是上升还是下降?⑨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木块,木块的上方放有一小石块,将小石块放入水中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⑩大烧杯内装有适量的水,水面浮有一木块,木块的上方放有一小木块,将小木块放入水中后液面上升还是下降?……还可以拓展到分析容器底部所受压力和压强的变化。拓展练习就是在不改变原有习题的题干的基础上,对习题作一些小的变化,并对习题作进一步的扩展,以达到学生比较熟练的掌握该类习题的解题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目的。
5.多做开放式练习;开放式练习就是习题没有固定的问题,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6.多做解题反思;习题解完后,还要多让学生学会做解题反思,反思该习题在解题过程中的得失,总结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得失。
(三)习题练习与激发兴趣相结合
习题练习时不能让练习太枯燥,枯燥的练习不仅不能达到练习的目的,反而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失去了学习兴趣就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师在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