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任务是为学生提供探求、交流的平台。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并联电路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个结论,就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新课程强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勤于动手、独立思考,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更大程度上是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与学生共同探讨各种问题,交流想法,启发学生。这种状况才是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如笔者在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教学中,向学生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过程中,既有利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知识结构,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科技的更新越来越快。据相关资料表明:一个人应用知识的总量,大约只有20%来自学校学习所得,其它80%都是来自工作和生活中为适应需要所得。当前的科学研究呈现多学科交叉的新特点,物理学科更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为了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中学物理教师应加强知识量的积累,进而达到质的飞跃。教师在深入理解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的前提下,要重新考虑新旧知识的纵向延伸与横向联系;同时要关注物理学科的新理论、新知识,把握物理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此外,作为基础学科,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列入了课程计划,并充实了选学内容、课外阅读资料、等知识。新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课程内容切实反映学生生活经验,努力体现时代特点,从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设计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的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很多物理教师知识的综合性以及学科多元交叉方面准备不足,储备不够。这就要求在新课标的大形势下,中学物理教师要有意识地拓宽相关学科的知识,增强自己的人文素养,提高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努力优化知识结构,不断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提升。
五、与时俱进,注重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美国学者兼作家、教师、牧师威廉亚瑟沃德说:“平庸的老师,说教;好的老师,解说;更好的老师,示范;伟大的老师启发。”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担任主角,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新课程强调人本精神,关注对学生人格的塑造,重视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互动发展的动态过程。物理教师既要注重改革创新,也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在改进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吸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体会物理教学艺术性。在授课中还应该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等知识,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社会发展历史中的作用。伽利略说过:“你无法教别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所以,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时,尝试了课前体验活动,让学生从“活动”开始,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例如,在进行“压力与压强”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让学生用手指按两边脸颊,互相观察脸颊的变化;或者让学生用两手的食指,分别按住一支一头平、另一头削尖的铅笔,慢慢用力,体会感觉。这样,学生对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了较深刻的感性体验,在学习新课内容时就容易多了,并且学生通过这两个体验过程,锻炼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培养了分析能力,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要达到这些效果,只有通过物理教师结合时代发展特点,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实现。
总之,现代的教育理念对中学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更具专业性的要求。新课程所凸显的基本价值取向,必然引发物理教师职业角色的一系列转变,促成其从原来的课程复制者向建构者,组织者的角色转变;从传授者向促进者转变;包括作为学生的合作者、交流者和指导者的新角色定位。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