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给高中物理课堂带来的亮点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2-6 12:17:24 |
|
|
编者按:北京市于2007年秋,全市进入高中课程改革实验.高中物理选用人教版和教科版两种教材,北京市高中物理课改不但真正做到全员研究性培训,而且把教学研究作为推动课改、深化课改的基本手段.一年来有计划地进行了一系列公开课、研究课,使高中物理开创了一个崭新局面.本文是作者在组织北京市高中物理课改实验中的体会,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刊发,供大家思考研究.
2007年秋季,北京市普通高中进入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我中心在北京市使用教科版普通高中物理教材的实验区组织了公开课和课例评选活动.笔者有幸组织和参与了这些活动,参选教师的精彩表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情境创设丰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物理课程要求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物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考、实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机会,不仅能起到明确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次所有参加活动的教师都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创设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物理情境,比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崇文区第十一中学的石老师在“人造卫星宇宙速度”一节课中,注意用生活中的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如节选了CCTV的新闻节目“常娥一号”奔月之路的录像等,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值得一提的是,在课堂上使用素材有的是学生自己拍摄的录像和图片,有的是学生从网络上查找到的视频和图片.这些素材在引课、新课教授和课堂小结等教学环节中被使用,不仅提高了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使学生觉得课堂教学、备课、查找教学资源等不再只是教师要做的事,学生也可以参与其中,可以在课堂上研究他们感兴趣、想学习的问题,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2、有效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
有效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的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并通过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新的问题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新课程倡导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逐渐地理解、领会和运用知识,或发现新的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善于创设物理情境,还要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在物理情境之中,做到有效设问,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参加这次活动的教师基本都注意了“先设置问题情境再引出问题”.平谷中学徐老师在“力的合成”课中,用卡通片来呈现天鹅、河中的鱼和虾分别以不同的角度共同拉河岸上一辆车的故事引课,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提出问题:“同样大小的三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是否只与力的大小有关?”接着用三根绳子进行“拔河”比赛,老师为一方,两个学生为另一方,两个学生手中绳子的夹角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引发同学们一片欢呼.引出问题:“刚才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甲同学说,“两个学生所拉绳子间的夹角小就能拉动老师,夹角大就拉不动.”老师继续启发,能否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乙同学说,“两个同样大小的力,夹角小就相当于一个较大的力,夹角大就相当于一个较小的力”.老师呈现了两个图.图1是在水平桌面上一个物体受两个同方向的3N和4N的力作用;图2是一个悬挂在竖直面上的小球,受三个力平衡,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是3N和4N且成90°角.问:“图1中物理受到的水平方向的合力是多少?”“图2中,3N和4N的两个力的合力是否仍是7N?这个合力的大小应该是多少?”引出本节课探究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的有效提问不仅仅在于“问”,更重要是在于采用恰当的策略提问.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采用相应的策略,达到在展示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热情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则能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展开思维活动,使教学中不断地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实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较为深刻的理性认识,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防止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3、大胆创新实验,突破教学难点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教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并最终完成逻辑思维活动,主动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法.高中物理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若不能真正把握知识的内涵、联系及其区别,则在运用物理知识进行物理[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下一个物理: 活用转换法巧解物理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