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给高中物理课堂带来的亮点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2-6 12:17:24 |
|
|
思维时往往会产生一些思维障碍,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相近的物理概念的混淆,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模糊不清形成乱套公式或规律的张冠李戴现象等.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概念.
通州区第四中学刘老师在“描述圆周运动”公开课中,大胆改进和创新实验,使实验操作简单、效果理想.如教材中对线速度方向的探究实验是用陀螺来完成的.在备课时,刘老师发现实验效果不太理想,将这个实验装置做了改进,利用一个小圆纸片中间扎一个牙签,在小圆纸片上滴少许红墨水,当转动牙签时,在白纸上就能看到非常细的红墨水甩出来的线条.学生通过做这个实验,对线速度的方向一下子就清楚了.又如刘老师通过演示皮带传动演示器,突破了皮带传动类物理问题中线速度及角速度关系等难点问题.
顺义一中的鲁老师在“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公开课中,不仅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创设了学生骑车拐弯录像、魔盘、本班学生手拉手的离心游戏、棉花糖制作过程短片等真实的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根据学生的认知弱点创新了多个实验,突破教学中的难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如许多同学都坐过火车,但对火车车轮结构并不了解,这对于解决火车拐弯问题是一个难点.鲁老师制作了火车车轮教具,并准备了两人一组的小火车模型,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描述车轮结构,然后再来讨论火车在水平转弯时会出现的问题.课上同学们积极、热烈地参与讨论,使这一教学难点由学生自己解决了.又如学生遇到在路基倾斜的弯道上转弯的汽车、火车的问题时,最容易出现的错误认识,是认为运动所对应的轨迹圆是倾斜的,不在水平面上.鲁老师结合视频图片,向学生展现出两种转弯轨迹让学生讨论可能性后,让每一名学生利用漏斗中的乒乓球转动的实验,模拟出汽车转弯时的水平圆轨迹,使学生从两种可能中选出了正确地答案,顺利地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物理前潜在的错误观念,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干扰是不可忽视的.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研究学生的实际心理特点与现有知识水平,针对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思维障碍特点,大胆创新实验,展示过程,纠正前物理概念,引导学生分析,获得形成正确的归纳条件,这样才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4、注重探究性教学,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这次参选的探究教学方式的课例中,有的是整节课的实验探究,有的是对教学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东城区五中杨老师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节课中,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引导加探究的教学方式.课前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和参观走访获得对能源问题的认识;课堂上经过分组讨论,由学生发言和展示,大家获得一定共识,在解决问题同时发现新问题,将学习延续到课下的过程.课上杨老师用一则汽车排队加油使很多路段拥堵的新闻图片和讲述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历史等引出本课的主题之后,强调开发绿色能源.并从绿色能源的种类、来源、原理、实例和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讲述.由各小组的同学用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实验等分别展示了他们研究的起因、过程和成果.太阳能小组就参观走访的情况进行汇报.他们在发现街上的路灯改成用太阳能后,到网上查资料,走访北京市太阳能研究所,介绍了有关太阳能的知识并演示了他们做的“太阳能带动风扇叶片转动”和“太阳能带动电子钟工作”的小实验.地热能小组实地考察了本校利用地热能的水井以及水源热泵机房,并结合原理图做了详细的讲述,并提出“用风机与空调作比较,学校一年能节约多少电能?多少电费?”让大家思考和计算.风能小组结合小实验介绍了我国哪些地区比较适宜利用风能的情况.核能小组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从我国利用核能现状、原理、取得的成就等方面介绍了情况.杨老师在每个小组发言后均做了点评.最后,用大量的图片详细介绍了北京2008奥运会许多体育场馆中各方面节能的设施和现实生活中常用电器的节能常识等,使学生切身认识到解决能源危机是全人类面临的难题,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时代要求,减少环境污染是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杨老师这一节课为学生创设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学习的场所不应局限于课堂,学习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应是学生不断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经历探究的过程中,领略科学研究的魅力,逐步培养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但由于多种原因,这种探究课在常态教学中可能还很少见到.要知道,实现了探究性教学方式就是实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的变革.在教学中逐步开展不同层次的,多种形式的探究性教学活动,应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5、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高中物理概念的教学 下一个物理: 活用转换法巧解物理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