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浅谈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2-12-14 12:21:03 |
|
|
实验是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理论的建立的基础。老师通过实验的教学可培养学生观察物理实验现象和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掌握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的基本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由此可见,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必须充分发挥实验报告册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物理实验成功与否取决于实验报告的质量,缺少实验报告这一环节,严格地说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所以教师在实验教学时在每次实验之前有针对性的要对实验的目的原理、仪器步骤、数据记录和处理在做实验前进行一定的说明,并且通过完成报告内容帮助学生理顺实验的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从而减少实验的盲目性,提高实验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指导学生的实验报告,让学生正确理解原理,仔细记录数据,准确归纳结论。
二、在实验教学中要适当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比例。
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和测量性实验居多,相对而言探究性实验比例偏低。探究性实验是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地运用实验去探求知识或获取必要的感性知识,从而自己总结得出结论的过程。它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给学生自主实验的机会,特别是增加探究性的实验。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显现。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在分组实验时教师往往是先按照实验步骤一步步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学生照葫芦画瓢做一遍,因而造成一种老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当观众、做配角的不良印象。所以实验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自己操作,真正成为实验的实施者。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就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有设计思路上的错误,也不随意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在实验教学中教育学生正确地对待误差。
学生往往存在这样的认识误区,误差就等于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有误差是正常的,一丝不差反而不正常。实验中由于偶然和系统的误差,结果都不会太精确,越能合理表现适度的误差,反而越能说明实验的真实性。要真正减少误差,必须从产生误差的原因上去分析,从方法仪器上去改进,而不能依靠胡编乱凑等脱离事实的做法。
|
上一个物理: 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学 下一个物理: 初二物理学法导航:初学四部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