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是一个原则上的标准,具体来说,可以分解成很多的问题来阐述,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重视。下面我从一个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物理教师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主要有3个问题:教学观念问题、自身能力问题和情感教育问题。
1教学观念问题
教师的教学观念决定了他的教学行为。没有科学的良好的教学观念,就不会有科学的良好的教学行为。物理教学观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重分数,轻能力;重理论,轻实验;重灌输,轻思维。物理教师如果不变革、更新这些教学观念,物理教学就不可能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更新教学观念,其核心是从根本上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
2自身能力问题
马卡连柯曾说过:“如果教师表现出无能和平庸,那么不论你如何温存,在说话时如何有耐心,如何善良殷勤,不管你如何体贴关心学生,仍然不会博得学生真正的尊敬。”所以,对每一位教师来说,自身能力的问题是一个大问题。能力的种类很多,对不同的学科来说,教师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对物理教师来说,尤其要重视以下几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1实验能力
物理学科强烈依赖于实验。物理课本在编写时,无论初、高中,很多章节内容都是先从实验开始,然后分析实验现象,进一步得出实验规律。无庸置疑,对实验规律的深刻理解,离不开对实验现象的清晰观察和探索研究。物理实验,有的需要专门的实验设备,例如研究动量守恒、研究变压器的变压规律、观察电容与电感对交变电流的影响,等等。而有的实验完全可以就地取材,正如我国著名物理教育家、苏州大学朱正元教授生前倡导的“坛坛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无论是哪方面的实验,都需要物理教师有良好的设计研究和动手操作能力。但有的教师因为轻视实验,很多情况下变成了口头讲实验,至于现象和规律,我告诉你,你记住就是了。这种做法有两个危害:一是扼杀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二是弱化了教师自己的实验研究能力。曾经有位比较年轻的物理教师可能平时缺乏对实验应有的重视,上公开课时需要做些演示实验,结果两次都把实验器材弄翻在地,十分尴尬。当然,实验能力的体现也包含实事求是、科学至上的态度。本人曾经去参加一次上课比赛,当我向学生演示“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的实验时,为了“突出实验效果,使实验现象更清晰”,我居然在某个时刻关掉了电源,让电铃停止了发声。学生被我愚弄了,这堂课也就因为这个严重的错误而残败,这对我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
2.2语言能力
本人在上大学时对高等数学比较感兴趣,原因是该门功课的教授先生在上课时说话风趣、用语简练、抑扬顿挫、节奏得当,一句话,能力十分了不起。所以听他的课,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兴趣也就来了。可见,有良好的语言能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缺乏这种能力就会变成“一个讲得枯燥乏味,一个听得昏昏欲睡”的局面。通常认为物理学科的难度要比其他学科稍微大一些,尤其是高中物理。这从学生的反映、从高考成绩的反映都可以看出来。因此,一位物理教师更需要加强对自己语言能力的锻炼。否则枯燥的语言、含糊的语音、平淡的语调,只会让学生对物理学科越来越反感。有这样一位中学物理教师,他所教班级的成绩一直很差,学校领导在调查中发现,最大的问题在于该教师的语言能力十分不理想,不说其他,就连他的普通话也需要让人琢磨三分。后来,该校在引进师资时,常常把新教师的语言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的考察标准。再提一提语言能力中的幽默成分。教师的幽默是改善师生关系的润滑剂。我曾就读于某一省重点中学,当时的校长是教物理的,出名的严肃,学生都望而畏之。某日校长给我们代课,同学们个个正襟危坐,大气不敢出。曾清楚记得他叫某同学回答电流I是多少,该同学可能过度紧张,“I,I……”了半天也没能回答,只好低着头等着接受训斥。可校长却出人意料地幽默了一把:“Idon′tknow,是吗?请坐下。”(意思为“我不知道”)正因为这句幽默话,不仅让回答问题的同学消除了紧张,也居然让我们看到了校长如此有魅力的一面。事隔十年,我还记忆犹新。
2.3解题能力
物理教学离不开解题。解题的正误、方法、快慢,往往是衡量教师水平和学生成绩的重要手段。现在很多学科在组织教师参加基本功的比赛时,往往把解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比赛项目,方式很简单,发张试卷,让参赛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几道本学科的题目,就像我们平时给学生考试一样。我任教初[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