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物理教学评价 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21 9:26:20 |
|
|
摘要:新课程应该具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的物理课堂教学评价应该以促进物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准则,这都有赖于物理教师的专业素质和物理教师对教学的认识。
关键词:教学评价观物理教师专业成长
评价是指对某项活动的成效进行价值判断。美国学者斯塔弗比姆(D·L·Stuffbean)说:“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对物理教师的评价就是对物理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德、能、勤、绩等方面的价值进行判断,从而不断改进、完善教学,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本文从教学评价中应增加促进物理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性评价观角度进行观点阐述。
1、评价理念的人本性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评价理念的人本性是指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把评价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评价真正成为人的评价,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
确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促使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使物理教学评价既关注整体,也关注过程,更关注发展;既突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又重视教师的个体差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共有七层次,这七层次又可分为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需要(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两大类。在低层次需要、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人人都将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最终达到完美人性、个人潜能和特性的最大化实现。
当教学评价确实着眼于师生的成长需要而不完全是功利目的时,教学评价必然会带来集体和个人双赢的结果。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
评价主体包括学校评价、自我评价、同行互评、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社会评价等。其中前4个主体的评价属于直接评价,后两个主体的评价属于间接评价。
教师与学校是共生关系。名校易出名师,名师造就名校。在人本理念的指导下,学校评价教师的目的是努力使每个教师根据其已有的起点和条件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学校评价教师的立足点是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帮助教师找出自身的不足与缺陷,使教师的优秀品质得以发展,从而促进学校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内部动力与外部压力相比有更大的能动作用。教师自评是鼓励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有哪些进步和不足,实现自我调整。自我评价包括自我诊断、自我反馈、自我激励、自我调整和自我提高几个部分,如图1所示。自我评价的各个部分相互制约、互为前提。

教学评价要加强对话与协商。同行互评不仅可以创造一种专业发展气氛,而且同行教师在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方面具有较大的发言权。同行对课堂教学、教材、实验以及对教师的要求都比较熟悉,所以同行的建议对教师的专业素质的提高及教学工作的改进都是相当有价值的。表1是物理课堂教学评价表,可用于同行互评,供参考。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教学的潜能,可以促进教师对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学生学业成绩、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潜能的优化与教师绩效密不可分。学生发展与教师教学过程中始终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落实是分不开的。
为了使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和学生评价能更全面、更透彻地反映被评价教师的真实情况,在自评、互评和学生评价的基础上建议采用表2所示的逻辑规则把具体得分转换成等级评定。

[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物理教师应重视的三个问题 下一个物理: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