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说课稿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1-25 13:53:57 |
|
|
一.对教材的分析和理解
教材来源: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材结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使物体发出声音;②观察发声的物体;③观察音叉的振动
编写的意图:在①使物体发出声音活动中,编写者力图通过对物体使用不同的用力方法而产生“发声”和“不发声”不同现象,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进入“研究物体的振动”的活动中;在②观察发声的物体的活动中,编者力图通过对锣鼓,钢尺、皮筋等物体的发声特点的对比观察研究,通过“物体停止振动不发声音了”而达成对“声音的产生原因”有深入的理解;在③观察音叉的振动中,编者目的很明显,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可以细致观察和准确描述物体振动的素材,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声音产生原因的理解。
从教材编写来看,一条主线非常清楚:设法引导学生认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但是这个过程是站在已经明了这个概念的成年人的角度设计的,逻辑关系非常紧密合理。
科学探究不可能是在已经发现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探究的过程得符合人类认识的过程。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科学真理是我们课堂上要锻炼学生形成的“金手指”。
二.学情分析
1.四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愿意了解身边的事物,在动手的过程中去获取新的知识。
2.学生在上节课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学生能用各种方法制造声音,但他们关注的是动作的本身,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所以对声音产生的本质—物体“振动”的认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教师要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3.学生在上节课《听听声音》对声音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包括“周围的声音”、“液体气体固体的声音”以及音高音色的变化、声音的方向远近等。
三.教学设想
1.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科学课堂教学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他们构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的过程中,不能满足于对这个结论的理解,要促使他们发现问题,自主探究,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发现科学真理。获取生动的可持续发展并能促进学生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知识。
2.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必须在自己已有的基础上主动获取,自主发展。课堂上给他们一个更大空间,给他们不同发现、不同看法、不同活动的机会,促进他们去展开探究。
四.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该目标包括在《科学课程标准》“物质世界:能量的表现形式”1.1中)
2.过程和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积极思考,对发声的物体和不发声的物体进行比较和描述。能够抽象概括声音产生的原因。(该目标包括在《科学课程标准》“科学探究:思考与结论”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能积极提问、思考、阐述依据;乐于合作交流,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该目标包括在《科学课程标准》“对待科学学习”的中。)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理解“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难点:使学生达成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的理解。
六.突破重难点的策略
实验往往是学生热衷的,并且能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重难点的突破关键就在实验探究。使学生掌握大量事实资料的。通过交流比较分析到抽象归纳形成认识。
实验材料是木鱼和鼓——敲打,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锣和三角铁——碰撞,眼睛能明显观察到振动;口琴、哨子——吹,空气振动;音叉和风管——敲打,手麻;铃,塞棉花的铃——敲打,对比发声和不发生声物体;收音机和钢管——没有外力发出声音,手麻;钢尺和皮筋。这些材料对比明显,在学生进行分析时可以帮助他们去伪存真,促使他们从观察表面现象到观察至科学事实,建立生动的思维活动和有趣[1] [2]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新课程物理高考考试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匹配性研究 下一个物理: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对物理竞赛选手的培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