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实验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对其进行改进。先将手机装入塑料袋内,并用一根长线密封好,然后把它慢慢浸没于水槽中,如图1所示。

用另一个手机对其进行拨号,手机开始振铃。学生不仅看到手机屏幕的亮光,而且听到从手机发出的声音。实验表明了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同时也让学生体验了探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中[8],装置的气密性和抽气机的质量都会影响实验效果。选用暖水瓶做实验,效果会更好。将音乐芯片的开关打开,音乐声响起,然后将其放入空的暖水瓶中,塞紧瓶塞,音乐声消失。实验设计时用极易寻得的暖水瓶克服了课堂上制备真空的难题,实验对学生来说感到格外亲切,拉近了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2.2从废旧物品中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
一些废旧物品也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实验资源,如废旧的纸盒、易拉罐、塑料瓶、旧弹簧、橡皮筋等,充分地利用他们,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勤俭节约的习惯。
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9],教师先在一个容量为2﹒5升的雪碧瓶里装满水,旋紧瓶盖,然后让一位力气小的女生手握雪碧瓶,将其举高,女生轻而易举的完成。接着在雪碧瓶外表面涂上洗洁剂,再请一位力气大的男生重复女生的动作,他使出全身力气,结果也没有把雪碧瓶举起来。通过这个对比实验,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一下被调动起来,
学习了凸透镜后,要求学生课外收集身边的一些凸透镜,并用他们来观察身边的物体。学生们收集的凸透镜可谓五花八门:盛满水的玻璃杯、盛满水的透明气球、盛满水的饮料瓶、盛满水的一次性塑料杯、盛满水的废旧灯泡、玻璃球(如跳棋),甚至还有自己磨制的冰块等。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对观察的结果也很好奇。这样的课外小实验简单易做,取材容易,不受条件限制,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对学生的独创性、想象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好处。
2.3从人体体验中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
新课程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实现,而且特别强调体验性学习目标的达成。充分地开发人的器官在学习中的体验潜能,可以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
例如寒冷的冬天,学生通过搓手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变暖和了,从而体会了摩擦生热的道理。农村地区道路普遍较差,下雨以后,路面很滑,学生很容易摔倒,有的学生通常在鞋上拴上稻草或绳子后,就不易打滑了,学生从中体会到了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有关的道理。摩擦力的方向也可以通过一个小实验来感受:将手掌紧贴桌面,用力使手掌向前推,可以感受到桌面与手掌接触面上阻碍运动的力(即摩擦力)的存在,同时也可感受到这个力的方向。通过学生的这些亲身感受所学到的知识,比任何语言描述都更生动,更可信,印象也更深。
2.4从儿童玩具中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
很多儿童玩具都是利用物理原理设计制作的。所以,玩具也是一种难得的课程资源,利用儿童玩具开发低成本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知识。
例如学习了平抛运动后,让学生回家自己制作教具来研究做平抛运动的物体的轨迹。学生们积极地开动脑筋,充分地利用各种资源:爱好体育的学生用手抛足球来演示平抛运动的轨迹;喜欢戏水的学生用向水中扔石块来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有的学生用手挤盛满水的眼药水瓶来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有的学生用盛水的输液瓶和输液管来演示平抛运动的轨迹,甚至有学生用玩具水枪来研究平抛运动的轨迹。通过学生的积极动手,反复实践,使他们在玩耍中对平抛运动的轨迹和射程等知识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这样的课外活动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加他们学习的乐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也培养他们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总之,低成本物理实验不仅是实验器材的简单替代,更是实验装置的简化,实验现象的明了。低成本物理实验成本虽低,运用的智慧不低,具有的内涵不低,教育价值不低,因此农村中学应该大力加强低成本物理实验的开发。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