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抽象思维的升华。
作为教师,首先充分了解学生在学习中存在哪些对教学干扰严重的先有概念。了解的方法可以靠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回忆,对物理学史的学习,更重要的是靠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和教学经验的积累。由于先有概念的隐蔽性,教师必须善于创造一种课堂气氛,使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勇于暴露思想,甚至可以故意造成“误区”让学生上当,进行热烈争论,将争论结果与教师讲授的科学知识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正视自己的错误认识。其次必须针对它形成的具体范围,向学生进行充分的说理,引起学生的思想交锋。最后针对刚刚建立起的科学概念,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彻底抛弃原有错误认识。
2.2忽视物理过程的构建过程,盲目乱套公式
数学是学习物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物理概念和规律采用数学语言表达,往往非常简洁,但是数学表达式与物理内涵有本质差异,学生往往把公式及公式变形后的物理意义,混为一谈。例如σ=m/v变形后m=σ/v两者表达的物理意义完全不同,这样的例子如:功率公式、电热容公式、电阻率公式在物理学中举不胜举。在物理知识应用上,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大量的难题上和公式变换上,养成乱套公式的习惯,从数学形式上理解物理概念,忽视物理过程和物理概念本身的建构。为了使学生能正确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物理内容,在教学中应加强实验,增强感性材料,在理解材料、分析材料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物理概念或物理规律,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并及时对类似公式归类总结使学生每当应用数学表达式来表达物理意义时,给它赋予物理含义,使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2.3非本质特征刺激影响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形成,造成学习的又一思维误区
由于初中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在发展阶段,看问题常常只顾现象而忽视本质,容易片面化和表面化,客观上造成学习困难。由于物理情境纷繁复杂和本质属性的丰富,而教材、教师讲某一概念列举范例时无意地误导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针对此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诸多现象中摒弃非本质的因素,抽象出概念和规律的本质属性。其次,教师列举的事例应是多方位的,使学生形成概念的立体化、多元化。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以分析和推理为前提的学科,由于学生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重视概念建构和正确理解使之网络化,其次通过课堂教学,设置情境,帮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全面提高物理素养。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