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来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既化废为宝,体现环保,又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动手的机会,更有利于学生动脑、动手,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创新能力,增强物理的亲和力。例如大气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可以取一个空的易拉罐,在里面装少量水,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至沸腾,然后用面团迅速堵住它的开口,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学生听到劈劈啪啪的响声后,会看到易拉罐变瘪了,易拉罐为什么会变瘪,这是谁的作用呢?此实验器材易得,操作简单易行,演示效果好,不仅能演示大气压的存在,还能演示大气压很大。利用废弃的饮料瓶也可以做几十个实验,如探究液体压强、物体的沉浮、模拟帕斯卡“裂桶”、失重现象、制作滑轮等实验;利用废旧自行车上的零件,可做摩擦、杠杆、运动和力等实验;利用酒瓶底可作凸透镜;利用空的易拉罐还可制作“反冲运动演示器”、露点湿度计、楞次定律演示器、法拉第圆筒等实验。另外,利用废报纸、包装用的塑料泡沫、塑料袋也可以做很多演示实验。
4.从人体体验中开发实验资源
新课程不仅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还特别强调体验性目标的达成,开发人的感官在学习活动中的体验潜能,无疑是将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探索方向。由于实验器材就是学生的五官和四肢,所以是最经济、实用、有效的实验方式。全面开发人体器官和肢体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多感官、多角度地参与探究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形成终身学习和探究愿望,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时,学生对如何确定分力的方向这一难点不容易突破。为了解决这一关键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如下两个小实验,让学生通过手掌和胳膊的造型来体验力的分解,达到对规律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突破难点。实验一:取—支削好的铅笔,笔尖朝向左手掌心,另取一根橡皮筋,橡皮筋的一端套在左手中指上,另一端与细线相连,细线绕过笔尾竖直向下。实验时,让学生用右手拉细线,体会两个分力产生的效果。实验二:让学生甲直立站好,将其双手叉在腰间,形成三角支架形状,让学生乙用力向下拉甲同学的肘部。在这一过程中,让甲同学体验后说出上臂和腰部的感受,即上臂受到拉力的作用和腰部受到压力的作用。又如,利用学生的双手掌合拢向内挤压(不要留空隙,尽量挤出掌间的空气)两掌猛然分开,来感受大气压强的压力;用双掌摩擦,感受摩擦生热现象。当然,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鼻子闻气味来理解“蒸发”现象;利用学生比赛跑步小游戏的过程中突然叫“停”来感受生活中的惯性现象等等。
5.从魔术杂技表演中开发实验资源
魔术和杂技,是深受学生喜爱的艺术形式。把它们引进课堂,不仅能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且能通过揭示魔术和杂技背后丰富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通过现象了解和掌握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这对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都有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例如,在讲蒸发吸热有降温作用的知识点时,可以设计魔术“烧不坏的手帕”来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在电影、电视节目中,演员身着熊熊大火却没被烧伤?这是什么原因?消防队员为什么披着湿棉被就冲入火海救人?”接着让学生们做这样一个小实验:取一块小的布制手帕,一杯混合液体(酒精和水按7:3比例混合)。把手帕侵入液体后取出,放在蜡烛上点燃,这时看到手帕燃起熊熊的火焰,稍后火焰逐渐熄灭,手帕却完好如初,学生们感到很惊奇,从而激起学生探索其秘密的欲望。
又如,在对“大气压强”一节内容进行教学时,可以用魔术表演的方式来创设教学情景,在一个盘子中装上一些水,在水中放上一枚硬币,教师问:“有谁能够在手不湿的情况下拿到硬币?要求不能将水倒掉,也不能借助木棍、磁铁、手套等工具。”学生的好奇心一下被激发起来,接着教师在学生们都想不出办法的情况下,拿出一个大的空烧杯,将一团纸燃烧后塞入烧杯,然后迅速倒扣到盘子中。此时,奇怪的现象发生了,只见盘子中的水一会就进入了烧杯,刚才还沉在水底的硬币已经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很容易就可以按要求取出硬币了。用魔术的方式来引课,趣味性强,使学生在感官上受到很大的冲击力,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总之,在现实生活中,学生身边可以用来做实验的物品比比皆是。可以利用的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缺少的不是资源,而是发现资源的慧眼和设计实验的智慧。上述实验材料都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济实用,易取、易得,用来设计物理实验,现象明显,形象生动,趣味性浓,简便易做,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具体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