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开设比较
香港的学制:2~3年幼儿教育,6年小学教育,3年初中教育,2年高中教育。香港小学课程设有小学理科课程,相当于我们小学的自然课程;香港初中设有科学课程,融物理、化学、生物为一体;我们初中阶段分科学课和物理课两部分;香港到高中阶段才开设物理单科课程,叫《生活与物理》,共分两册,适用于高一、高二年级使用。我们高中物理教材分成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选修课侧重于提高。我们教材在初中和高中出现了两次循环。
二、教材比较
1、框架结构
香港教材采用光学(5章)、热学(3章)、力学(7章)、波动(4章)、电与磁(6章)、放射现象(2章)的顺序安排各部分物理内容,共27章。每章中前几节是知识内容,后面两节分别是本章内容小结和学生习题。教材注明了与之配套使用的实验手册、教师手册、电脑辅导学习材料。我们教材(初中)采用了引言(1章)、光学(2章)、力学(7章)、热学(3章)、电磁学(4章)、声学(1章)的整体编排结构,共19章。每章前有本章学习内容提示,中间分为各节内容,各节内容之中适时穿插阅读、观察、思考和小实验等内容,章后有本章内容小结,另配有学生练习题。教材将学生实验列在了教材的后面,但却没有反映出教材的配套资料。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两地教材在总体安排是基本上相同的,都打破了物理学科体系,注意从学生的接受水平来考虑内容的编排顺序。不同之处是:我们教材有阅读资料、观察、思考和小实验等内容,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动手能力,而香港教材没有;香港教材明显注明了与教材配套使用的系统资料,表明已把教材编写当成了系统工程对待,而我们教材显然重视在课本。
2、教材内容
(1)知识点及深浅。
把香港教材和我们教材所涵盖的知识范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我们教材所包含的知识点比香港教材多。除声学等少部分内容外,我们教材每部分中所含的知识点都大大多于香港教材,在力学、电磁学两部分中表现特别突出,其知识点总量几乎达到香港教材的两、三倍;第二,两套教材都有较好的弹性。我们教材的知识内容有必修和选学两个层次;香港教材只有必修层次,选学内容由自己(可能是学校也可能是学生个人)决定;第三,安排物理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我们教材侧重介绍知识,香港教材侧重介绍知识的应用;第四,我们教材的知识内容比香港教材深。我们教材介绍知识时既作了定性探讨,又作了定量分析。由于教材所含的知识内容丰富,知识之间联系广泛,使得知识的呈现有明显的逻辑性,而这种逻辑性常常由严密的数学定量分析呈现出来。香港教材主要是从定性的角度介绍知识点,再加之所包含的知识点相对较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从一部分知识到另一部分知识经数学推导的情况很少。
(2)学习过程。
两地教材都试图体现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物理概念、规律,再回到生活的实际应用中去的学习过程,但最终所达到的效果却有很大的差异。香港教材思路清楚,意图明显,即引导教学以实验为基础进行探究。其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教材运用了真实的实验结果展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如整个力学部分均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所得数据在以坐标纸为背景的坐标系描点而建立力学的各种关系图像,由图像提供信息而形成力学规律,之后再利用各种图像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教材充分运用了插图展现知识的学习过程。如平面镜成像,教材先用一幅细光束照在平面镜上反射的照片,光线反射的情景便一目了然。接着为四幅原理图,第一幅展现“点”对平面镜成像规律,第二、三、四幅展现“物体”对平面镜成像的全过程;之后是一幅芭蕾舞演员在平面镜前练功的照片,非常生动地展示平面镜成像的“横向反转”。最后一幅是平面镜成像“横向反转”的应用照片,救护车上有反写的AMBULACE标记,行驶时,前面车上的司机能通过观后镜看到后面救护车的正向标记,给救护车让路。由此可以看出,教材体现出通过实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形成结论,加以应用的探究学习过程,充分体现出了结论形成的真实性。我们教材强调实验基础,明显加强了实验教学,如实验类型由原来的四种增加为训练、测量、验证、探究、应用、制作、设计等七种。同时,对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要求都有所提高。但是,教材所强调的实验过程与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如:教材强调学生获取知识应以真实的实验结果为依据,然而教材本身在陈述知识结论时都不是以实验的真实结果为依据而形成的,而是常常在[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