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该怎样去教?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3-22 16:26:07 |
|
|
物理学在新的课程改革中,要我们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实践活动。从教学角度看,我们以前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更注重结论,轻视过程的教学,来适应我们的应试制度,实则上是对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能力的扼杀和摧残。而现在的教学方法,是一个更注重过程的全新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未知领城的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物理教学实践初探。
1、体现学生主体特征
探究式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必须体现出学生的主体特征,要让学生独立完成探究的过程,而教师的作用仅仅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完成这个过程。在过程教学中我作了如下一些尝试。
(1)大胆提问、敢于猜想
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看前人研究得到的每一项成果的过程,都是一个探究的过程。而探究的过程中首先是要学生能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要求学生要大胆的提问。如在压强这一节里面讨论压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进而学生自然会有所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接下来学生们会有很多的猜想:力的大小、受力的面积、物体的材料、物体的硬度等,一个个的把这些因素写在黑板上,尊重他们的猜想,不轻易地排除哪个猜想,有了更多的猜想才能更好的探索下去,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设计实验、因势利导
在探究过程中,有很多的猜想,那么那些猜想之中哪些是正确的,而且那些正确的猜想是如何影响到我们所探究的问题,那就得有进一步的实验去验证了,在实验之前的设计实验是实验成攻与否的关键。如在上面有了影响压力效果的大量猜想之后,下面就是如何去设计实验,我的要求是要让学生自己能给出一个设计的方案,之前可适当的讨论,有的影响因素由于课上的条件限制可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在压强这节中,我要求学生对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影响,进行实验设计,而物体的材料、物体的硬度影响留给学生课后完成,后来学生根据实验桌上提供的器材,设计出了几个实验方案,然后再对实验方案可行性进行讨论,可行的予以恳定,不行的找出问题所在,其中强调控制变量法的在这次实验中的运用,再次强调实验设计中方法的运用,方法正确才能使探究过程顺利的进行下去。
我又在欧姆定律那一节中教学中,学生有了“当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这个大胆的猜想之后,我又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实验设计,绝大部分同学是没有想到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而是增加电源电压,从而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虽然这个电路设计与书上提供的设计电路有一定的出入,但我觉得同学现有的电路知识能设计这样的电路更加符合同学的实际,既是探究式教学就该让学生有自主的探究过程,而不是要让学生按照已定的过程去盲目的模仿。所以我很赞成同学设计的电路,接下来我就让学生按照自己所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得到了很好的实验结果。
(3)操作探究、重在观察
当学生探究过程发展到进行实验、收集数据时,注意观察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观察的时候有时要用眼睛看,有时还要注意用耳朵的,甚至有时还要用到人的触觉,在学生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时,我一开始就强调学生要眼耳并到,要注意水温的变化,同时要认真观察水中气泡的变化,还要用耳朵听好实验中发出的声音,这对同学来说是不容易的,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事情往往是学生观察了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这次我就在整个实验中不断地提醒学生。一开始水的温度比较低,水中没有太多的变化,有的同学就有点不耐烦了,我就在旁边督促他们要集中精神注意观察,不会儿烧杯的底部就出现了气泡,这时同学们才认真观察起来,一点也不敢放松,直到水沸腾后,水的温度不再升高,整个观察过程要了半节课的时间,等到同学们把结果整理好,看到他们脸上因精神过度集中而有点倦意,同时又因实验的成功而高兴的样子,我知道这次实验很成功,同时学生们也有了不小的收获。
这次实验中的现象显然学生们是早有准备的,但在另外的一些实验过程中,有一些出乎意料的,或者一些不太引人注意的现象会出现,但又是非常重要的现象,有时有可能直接影响着我们实验的成功与否。如学生在探究到“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学生采用的实验电路仍是上面那张电路图,保持电路中的电源电压不变,把电路中的定值电阻R改变了三次,并且记录下了三次对应的电流值,但学生在分析数据中发现电流与电阻并不成反比,与开始自己的[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物理: 教师成长必看的十句话 下一个物理: 物理学中著名的恒等式和不等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