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教学实践的成功中捕捉
教研论文写作的源泉在于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每个教师都会有令人欣喜的、成功的实践,这个成功,不一定是很大的成功,可以是一堂课、一个教学环节、一个问题设计、一次作业训练、一次改革探索。成功了,不妨仔细想想:为什么会成功?主要收获在哪里?为了改变传统的封闭式考试方法,笔者曾搞过几次征题考试尝试。考前让学生在研读教材基础上,每人以“假如我是老师”,自拟一份政治试卷及参考答案。学生积极性很高,寻找资料,精心编写共二百多份试卷。经过筛选录用部分试题,综合成“期中考试试卷”,并在题后注明出题者的姓名。这项活动,对学生来说既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又提高了思维能力,还激发了学习兴趣,一举多得,应该说是成功的。后来,我对这项活动作了进一步思考,并将此整理成《学生自拟考试题的尝试》一文,并得以发表。
二、从教学实践的失误中捕捉
失误是不可避免的,老教师有,新教师也许更多。本来设计得好好的,可一上讲台,结果讲得乱糟糟的。面对失误,也可冷静想一想:为什么失误?主要症结何在?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等等,对失误进行深入思考与认真总结,也是论文写作的一个内容。有一位青年教师,平时上课,旁证博引,思路清晰,有声有色。但在一次公开课上却过于紧张,未能发挥好,甚至板书题目也写错了。另一种情况是,教师有时把不良情绪带进课堂,影响教学效果。我想,关于教学的知识性、方法性失误,人们关注较多,研究不少,而上课时由于心理状态原因导致失误研究较少,于是我对这一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教师上课出现种种心理方面的原因,探索调节情绪的一些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作些尝试,效果很好。此后,我撰写了《课前情绪调动的功能和方法》一文,并被有关刊物刊发。
三、从阅读别人的论文中捕捉
作为教师,经常阅读别人的论文是很有必要的,它既可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触发写作的灵感。阅读论文,范围要尽可能广一些,不要只限于自己的学科,最好也不要只限于教育这方面的,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要尽量看些别的专业、别的行业的论文,哪怕只看看标题和内容提要也好。1987年,我在县图书馆一本《演讲与口才》杂志上看到一篇《“接近性”在演讲比赛中的作用》一文,文章借用了“新闻学”的一个概念(指新闻事实与读者在距离、经历、心理、职业、年龄等方面的重合程度),论述了演讲内容的四种“接近性”。看后,我立刻联想到在哲学教学中也有类似的情况,有许多这方面的感性材料。“科学就在于用理性方法整理感性材料”(《马克思全集》第二卷第163页)。我总结以往的教学,归纳起来也有四种“接近性”:一是时间上的接近性;二是空间上的接近性;三是讲台上的接近性;四是心理上的接近性。随后写成了《哲学教学举例的“接近性”》一文发表在《政治教参》杂志上。
四、从钻研教材中捕捉
教研论文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就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二是介绍一种经过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是对教材的深入思考或重新认识、重新评价。为此,钻研教材可以帮助我们捕捉到大量写作材料。教学前提是钻研教材,教师不能只看参考资料而自己不去钻研,不能只听别人的观点而自己没有观点。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如有新的认识或新的探索,并有比较充分的理由,又能作具体阐述,那么就可能成为一篇论文。
五、从与学生交谈中捕捉
在课外与学生交谈,就其内容来说,大多属于教学方面的,又以学生询问和请教为多。在交谈中,教师要时时留意,因为学生的询问或请教,往往是有感而发的。一次课余,一个学生问我:“老师,我总是背完就忘了,这是为什么?”又如,一次初中考试之后,有一个学生拿着考卷问我:“书上的知识点我都记熟了,但解答分析论述题时却没有什么好写的,这是怎么回事?”的确,这是一个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是知识如何转化为能力的问题,对这些问题,如不去深入思考,就不会把它当作材料,倘若仔细一想,就会觉得它是很好的材料。根据此类问题,我一方面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指导,另一方面,撰写了《学会优化知识》的文章,阐述了在知识掌握上,既要做到“宏观在胸”(既使知识构成系统网络),又要做到“微观在握”(即每一个知识点能达到全面准确掌握),那就一定会使知识优化起来,使知识达到整体性、综合性的要求,从而能够更好地调遣知识和运用知识。
六、从卡片资料中[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