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与运动》教师备课准备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4-7 12:59:07 |
|
|
部分做得比较薄,就是为了使飞轮对转轴的转动惯量大些.所以,我们在谈到飞轮的惯性时,不要和牛顿第一定律所指出的质点的惯性混为一谈.
其五:“牛顿第一定律实际上就是惯性的定义,所以又叫做惯性定律.”
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由它必然导致一种错误观点,就是把牛顿第一定律仅仅看作是一个定义,而不是力学现象中客观规律的表现.而牛顿第一定律是从实验事实归纳出来的物体运动的普遍规律,它不应该看作仅仅是一个定义.
2.物理实验设计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历来被认为是困难的,其困难主要在于(1)由于摩擦力难免,很难精确测定外力;(2)测加速度需要同时测定距离和时间,这也是比较困难的;(3)质量虽可以测得比较准确,但通常用装有轮子的小车作为运动物体,就涉及转动惯量。克服困难的途径常见的有:
第一、为了消除摩擦力的影响,有的将水平轨道的一端稍稍抬起,以使小车正好作匀速运动;有的在小盘内预先加一些砝码,以使小车正好作匀速运动,然后再加砝码作为外力,克服摩擦力更加有效的办法便是利用气垫装置。
第二、利用公式s=1/2at2,测加速度,为了把s和t同时记录下来,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或光控计时仪。在条件不具备的地方建议使用传统的方法:(1)在轨道上预先划好成比例的线段,调节好节拍器,让小车在节拍器每次声响时正好通过标记;(2)轨道沿边贴上纸条,在小车上装上一个具有滴水口的小水瓶,调节滴水快慢,记下滴水间隔时间,然后在正好滴下一滴水时让小车启动,量出纸上水滴间距即可算出加速度。
第三、取小车作为运动体时,小车的轮子尽可能做得轻些(相对于车声而言)。如果采用气垫装置,用滑块作为运动体,就可以免除轮子的转动的影响和把摩擦降到最小限度。
2)多利用身边的物品来做实验,
例如:在电梯中超重与失重现象,要记录物体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对电梯压
力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带上家庭用的小型体重计到电梯中亲自实验,并在数据表格中填写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验和数据记录能力。
在验证完全失重现象时,可以利用矿泉水瓶底部穿两个小孔,并装满水,使之从两位面对面,站得很近的同学面前落下,使他们亲身体验:水并没有落出来。从而有深刻的体会。也可以使该矿泉水瓶里滴有黑色墨水,从固定在黑板上的白纸前落下,通过白纸上有没有墨水痕迹也可以很好的说明完全失重现象。

上一页 [1] [2]
|
上一个物理: 《力与平衡》教师备课准备 下一个物理: 《力与运动》教学建议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