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运用“类比法”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方法 |
|
|
来源:不详 更新时间:2013-4-9 11:50:22 |
|
|
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能力,是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目的之一。而在学习物理中正确的物理思维方法是非常重视的,特别是“类比法”在物理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利用“类比法”可以帮助学生把感到陌生的问题与自己一个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似或相近之处,达到认识事物的规律,下面仅就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一、“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类比:
帮助学生把“矢量”与数学中的“向量”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相同点,发现其规律,引导学生运用“三角形法则”和“相似形法则”等方法来达到解决物理问题的目的。例如:在对力、位移、速度、电场场度以及磁感应场度等物理量的教学中与“向量”进行对比,知道这些物理量都是有大小和方向的,并且知道它们的线段的长度表示大小、箭斗表示方向。同时了解了这些物理量与“向量”的区别在于物理量有单位,而“向量”无单位。更进一步加深了对物理量的理解。
二、把物理中相同形式的公式进行“类比”:就是把表达不同规律的和定律的公式而具有相似的形式进行比较它们间的相同的变化特点和变化关系,达到掌握知识的效果。
教学中具体指导学生在课后把形似而内容要点不同的公式列出来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掌握每一个公式的特点和区别。例如:把公式v=s/t、I=U/R、C=Q/U和a=F/m等公式,教学中首先帮助同学们从中找出共性:一是它们的形式相同,二是公式中有些物理量的属性相同,三是公式中其他物理量的变化特点一样。再次就是帮助他们从公式中找出其中一个量不随其他量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同一段物体它的质量和电阻保持不变,而I与U、a与F成正比的关系一样。又如:C=Q/U这个公式中对于固定的电容器来说“C”是不变的,与其他物理量无关。
三、知识内容之间的“类比”:就是把物理知识中内容语言叙述形式相似而内容实质不同的概念、定律、等进行比较,达到理解的目的。
教学中引导他们把知识内容间有相似特点的物理知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之间的相似性以及不同之处,达到加强记忆的目的,从而提高记忆力。例如:教学中常常把电场与重力场、电势与高度、电势差和高度差、库仑定律与引力定律等知识内容和知识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内容之间的共同点和区别,避免混肴。又例如:在教库仑定律时从内容的文字叙述和公式的形似与万有引力定律从两方面作比较,一、引力和库仑力都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二、都有跟乘积成正比的叙述,三、从公式F=Gmm1/r²和F=kQ1Q2/r²来看形式相同但其实质不同,一个反应的是有质量的物体间引力大小的计算,另外一个是用来计算电荷间的作用力大小。
四、物理现象的“类比”:
在物理知识中有很多内容具有相似性,具有相同的物理规律,解决问题的思路一样,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一样。例如:物体在重力场中的运动与带电粒子在匀场电场中的运动相比较可知它们间只是物体的加速度不同,但它们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当匀场电场一但确定,它们各是的加速度都保持不变;垂直磁场方向的带电粒子在匀场磁场中的运动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比较可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园周运动,洛仑慈力提供向心力,其运动规律与园周运动相同;帮助他们从中找出物理现象之间的共同规律,进行归纳小结,达到提高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物理图象”与“数学图象”类比:就是把描述物理量间变化关系的图象与数学中函数图象作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了解物理图象的特定含义,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教学中利用数学中一次线性函数的特点找出物理图象与V、t轴的交点的意义,图象斜率的意义,从而加深了对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的理解,巩固了基础知识。
通过多年的教学和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对学习物理很有用处,多角度提高了自己的自学能力。
|
上一个物理: 现代物理前沿知识教学浅析 下一个物理: 浅论物理实验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
|
|
|
|